所怜奸慝暂退藏

出自:清代·陈睿思《阅三朝要典》

拼音:[suǒ][lián][jiān][tè][zàn][tuì][cáng,zàng]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明熹宗时朋党盛,君子小人互争竞。
小人道长君子消,宦官乘时盗国柄。
委鬼茄花互连结,睗睒跳踉意气横。
朝拜假父夕拜官,山鬼昼出白日暝。
顾命元臣愤不平,群贤交章以死诤。
宫中府中羽翼成,涕泣青蒲血空迸。
深居九关啄天下,收缚清流纳诸阱。
狂澜已将砥柱摧,疾风那怕秋草劲。
红丸梃击连移宫,三案手翻乱廷平去。
公然撰刻示天下,正者曰邪邪曰正。
吁嗟朝士蒙恶声,杨左诸臣一网尽。
转瞬烈帝登明堂,黑白分明是非定。
小人束手空怨嗟,君子弹冠更相庆。
所怜奸慝暂退藏,天下纷纷终不靖。
譬如痈疽生腹心,毒气烁体亡身命。
药石虽能溃腐肉,瞑眩不救膏肓病。
我思其殃谁所致,终之者魏始者郑。
谋危太子心计深,挟狡矜凶口语佞。
光宗即位不永年,太平天子生难更。
后来邦国日殄瘁,蛾贼纵横遍枭獍。
《要典》虽焚事已迟,庙堂空见忧心怲。
九州龙战血玄黄,其先履霜阴始凝。
后世人君其戒之,莫使女子奄人与国政!

查看原文

注释

【奸慝】1.亦作"奸匿"。亦作"奸慝"。 2.指奸恶的人。 3.奸恶的心术或行为。
【退藏】1.退归躲藏;隐匿。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怜】

怜【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

《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

《五音集韻》朗鼎切,音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俗作怜。

【奸】

奸【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音干。《說文》犯也。《增韻》犯非禮也。《玉篇》亂也。《左傳·成十三年》奸絕我好。《前漢·溝洫志》使神人各得其所,而不相奸。

《集韻》居顏切,音菅。私也,僞也。

與干通。《莊子·天運篇》以奸者七十二君。《史記·齊世家》尚以漁釣奸周。

讀若堅。《史記·龜筴傳》寒氣不和,賊氣相奸。同歲異節,其時使然。

【慝】

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廣韻》慝,惡也。《書·畢命》旌別淑慝。

穢也。《禮·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

邪也。《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隱惡也。《書·周官篇》司詰姦慝。

地慝,若瘴蠱也。《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晉語》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方慝也。《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註》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仄慝也。《前漢·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孟康曰》仄慝者,月行遲在日後,當沒而更見也。

《集韻》昵力切,音匿。隱情飾非曰慝。从匿从心,蓋惡之慝於心者。

【暂】

暫【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濫切,音鏨。《說文》不久也。《類篇》須臾也。《書·盤庚》暫遇姦宄。《左傳·僖三十三年》婦人暫而免諸國。《註》暫,猶卒也。《五經文字》暫作蹔,訛。

【退】

退【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