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叱咤逞豪雄

出自:明代·余继登《恭题大阅图应制》

拼音:[zòng,zǒng][héng,hèng][chì][zhà][chěng][háo][xió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我皇神圣能绳祖,威灵赫奕超千古。
岭表烽销瀚海清,犹自忧危思耀武。
三月三日天气和,五云高捧翠华过。
地动轰雷奔铁骑,丽天晴日照金戈。
辕门此际军威震,伐鼓鸣钲闻远近。
七校争誇貔虎姿,十干正演龙蛇阵。
纵横叱咤逞豪雄,角射当场技尽工。
健儿惯使千斤弩,侠少能开六石弓。
健儿侠少纷驰逐,夹道旁观俱詟服。
冠军原不让嫖姚,扛鼎何须羡贲育。
桓桓赳赳壮皇威,妙略英风播九围。
久闻关塞铙歌唱,坐见边庭羽檄稀。
太平日日谋桑土,战士人人沾雨露。
天下虽安未可忘,吾王一豫真为度。
只今将卒如云屯,禦敌年年更苦辛。
九边愿普投醪惠,万载常歌挟纩仁。

查看原文

注释

【纵横】1.交错:电线纵横密布。 2.奔放,驰骋,无阻碍无拘束:笔意纵横|铁骑纵横。 3.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的政治主张:纵横计不就。
【叱咤】1.大声d03a喝:叱咤之声,不禁于耳。 2.大声怒骂:张目叱咤之间,众不敢前。
【豪雄】1.强雄;豪杰。 2.豪迈雄壮。 3.雄伟壮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纵】

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

《詩·鄭風》抑縱送忌。《註》發矢曰縱。

《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

《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爾雅·釋詁》縱,亂也。

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

《集韻》足勇切,音䙕。慫或作縱。《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廣韻》縱橫也。《韻會》或作從。《詩·齊風》衡從其畝。《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註》從,與縱同。

與蹤通。《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比縱豹產。皆以縱爲蹤。師古之說非是。

《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横】

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

《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

《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

《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

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

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

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

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唐韻古音》胡光切,音黃。《楚辭·九辯》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

《集韻》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集韻》姑黃切,音光。漢門名。

《集韻》《正韻》戸孟切,衡去聲。不順理也。《孟子》待我以橫逆。《前漢·吳王傳》吳王日益橫。

卜兆名。《前漢·文帝紀》卜之,兆得大橫。

《唐韻》《集韻》古曠切,音桄。盛氣充滿也。《禮·樂記》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

《類篇》俎跗,橫木也。

【叱】

叱【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訶也。《倉頡篇》大訶爲叱。《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左傳·昭二十六年》子囊帶從野洩,叱之。《公羊傳·莊十一年》手劒而叱之。《史記·淮隂侯傳》喑噁叱咤,千人皆廢。

《集韻》亦作嘯。《禮·內則》不嘯不指。《註》嘯讀爲叱。

《集韻》《韻會》,昌實反,徐邈音七。《毛晃曰》从口从七。或从匕,誤。

【咤】

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嫁切,音奼。《玉篇》與吒同。噴也,叱怒也。《史記·淮隂侯傳》項王喑惡叱咤。《前漢·王吉傳》口倦乎叱咤。

《禮·曲禮》毋咤食。《疏》謂於口舌中作聲,似嫌主人之食。

悲也。《蔡琰·悲憤詩》怛咤靡肝肺。

與詫通。《孟子·顧鴻鴈麋鹿註》其心以爲娛樂誇咤。《後漢·王符傳》轉相誇咤。

《集韻》或作喥,詳後喥字註。

《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音妒。《書·顧命》三祭三咤。《傳》三祭酒三奠爵。《釋文》咤音妒。《集韻》本作㓃。或作宅詫。

《廣韻》《集韻》陟加切,音奓。《玉篇》與吒同。《集韻》或作喥。

《廣韻》達利咤,出《釋典》。

《集韻》闥各切,音託。奠爵也。書三咤。徐邈讀。或省作宅。○按書《釋文》咤,陟嫁反,又音妒,又音託,又豬夜反,凡重音四。一作宅,一作詫,凡重文三。

【逞】

逞【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丑郢切,音騁。《說文》通也。《玉篇》快也。《左傳·隱十一年》鬼神實不逞于許君。

《玉篇》極也,盡也。《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億逞。

《玉篇》解也。《左傳·隱九年》乃可以逞。《註》謂可以解患也。

《廣韻》疾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疾曰速,楚曰逞。

《增韻》矜而自逞也。

《正韻》不檢謂之不逞。

《集韻》怡成切。與盈同。人名。晉有欒盈,亦作逞。

叶癡眞切,音瞋。《張衡·思賦》遇九臯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遊塵外而暼天兮,據㝠翳而哀鳴。

【豪】

豪【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胡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乎刀切,豬也。夾髀有麄毫,長數尺,能以脊上毫射物,吳越呼爲鸞豬。

《穆天子傳》天子之豪馬、豪牛、豪羊。《註》豪,猶髭也。髭馬如馬,足四節皆有毛。豪羊似髦牛。

《玉篇》俊也。《正韻》英也。《孟子》若夫豪傑之士。《淮南子·泰族訓》智過百人者,謂之豪。《前漢·武帝紀》選豪俊,講文學。

《廣韻》俠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之遊徒豪舉耳。

《韻會》彊也,健也。《前漢·食貨志》故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矣。

《玉篇》帥也。《史記·韓長孺傳》雁門馬邑豪聶翁壹。《註》豪,猶帥也。

山名。《山海經》豪山多金玉而無草木。

水名。《山海經》密山,豪水出焉。

魚名。《山海經》渠豬水中多豪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劒名。《博物志》豪曹,歐冶子所作。《越絕書》越王取豪曹,薛燭曰:非寶劒也。

州名。《廣韻》屬九江郡,古鍾離國,與吳爭桑而滅,隋攺爲豪州。

姓。《正字通》宋豪彥,乾道中進士。明豪英,天順中宜都知縣。

與毫通。《禮·經解》差若豪釐,繆以千里。《史記·張耳傳》秋豪皆高祖力也。○按豪、毫古通用。徐鉉以毫爲俗字,泥。

叶寒歌切,音何。《蘇轍·咏嚴顏詩》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乗勝使氣可若何。《說文》本作。

【雄】

雄【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赨《集韻》《韻會》胡弓切,音熊。《說文》鳥父也。《爾雅·釋鳥》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詩·邶風》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集韻》牡也。《詩·齊風》雄狐綏綏。○按詩衞風傳云: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然齊風言雄狐,狐,走類也,亦曰雄。《正字通》云:物各有雌雄,鱗介至蟣蝨皆然,詩傳分屬獸禽,非。

《集韻》一曰武稱。《左傳·襄二十一年》齊莊公朝指殖綽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人物志》草之精秀者爲英,鳥之將羣者爲雄。張良是英,韓信是雄。

州名。《韻會》本涿郡地,周置雄州。

南雄州,百粵地南,漢置雄州,宋加南字。

《廣韻》亦姓。舜友有雄陶。《集韻》亦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