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换恒河

出自:清代·叶恭绰《五彩结同心·昆山真义镇之东亭子为顾阿瑛玉山佳处故址之一。今岁池荷盛开,重台骈萼,并蒂至五六花。余偕姚虞琴、江小鹣、郎静山临赏。以其叶小藕窳而不结莲房,又花瓣襞积,卷如蕉心,正与吴中华山刘宋造像中所刊千叶莲同。因断为即天竺传来之千叶莲,盖花中如海棠、海石榴、山茶,凡舶来种恒现多层,此殆同例也。元末明初迄今已六百年,沦落荒村中,今始幸邀吾徒之一顾。感赋此阕,以属阿瑛,兼示同人》

拼音:[yǐng][huàn][héng][hé]

平仄:仄仄平平

前身金粟,俊赏琼英,东亭恨堕风涡。
六百年来事,灵根在、浑似记梦春婆。
濠梁王气,同都消歇,空回首、金谷笙歌。
无人际、红香泣露,可堪愁损青娥。
栖迟野塘荒溆,甚情移洛浦,影换恒河
追忆龙华会,拈花笑、禅意待证芬陀。
五云深处眠鸥稳,任天外、尘劫空过。
好折供、维摩方丈,伴他一树桫椤。

查看原文

注释

【恒河】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经印度等国,注入孟加拉湾。长2580千米,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千米。下游同布拉马普特拉河会流后,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恒河三角洲。水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匀,7-9月常泛滥成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影】

影【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

【换】

換【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逭。讀若完去聲。《說文》易也。《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

《前漢·敘傳》項氏畔換。《註》孟康曰:畔,反也。換,易也。師古曰:畔換,强恣貌。猶言跋扈也。《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叛換,猶恣睢也。《集韻》作愌。

于眷切,音院。《蘇轍·送孫提詩》依依東軒竹,凜凜故人面。詔書遂公私,使節許新換。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俗作换,非。

【恒】

恒【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字彙》俗恆字。

【河】

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銀河,天河也。

《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㢲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