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致此诚非常

出自:明代·夏原吉《洪熙乙巳秋仲赐观内苑珍禽奇兽应制赋》

拼音:[xū,yù][jiē][zhì][cǐ][chéng][fēi][ch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六龙初御乾坤肃,玉烛和调民物育。
爰开禁籞集廷臣,少肆馀闲阅奇畜。
时维秋仲天气清,纤尘不起香风轻。
虞官圉宰杂遝进,珍禽瑞兽纷纭呈。
狻猊侧踞真雄猛,钩爪金毛睛炯炯。
彩毬戏罢拂霜髯,百兽潜窥敢驰骋。
须臾玄鹿来轩墀,丰肌黭黮犹乌犀。
若非食野沾煤雨,应是寻泉堕墨池。
双羊继出仍珍美,腹若垂囊背如砥。
煌煌宝辔轻笼头,轧轧朱轮低载尾。
花阴小大霜姿?,金环约项声隆然。
盘旋倏忽作人立,何殊雪洞飞来仙。
又看福禄并神鹿,毛质鲜庞实灵物。
羚羊缓步苍苔边,修角撑空亦奇独。
柙中玉鼠洁且驯,朱樱贯目脂涂唇。
想应窃饵琼芝足,故看银袍觐紫宸。
驼鸡耸立谁其侣,骈趾青瞳高尺许。
或时振翼将何如,志在冲霄学鹏举。
雕笼鹦鹉色更奇,细观熟玩心忘疲。
呈祥虽未衔图瑞,调舌应能唱寿词。
三三两两宾郎雀,短喙珊瑚新琢削。
飞翔宝槛恣喧呼,似欲临风脱金钥。
徘徊重睹花斑鸡,冠丹颊翠衣裳缁。
是谁巧把晴空雪,散作身章若缀?。
载欣载羡双鸠鸟,质傅铅花光皎皎。
雄雌并立清飙前,贞静幽闲一何好。
多情尤有白画眉,双眉画得天然殊。
从今京兆多才思,对此应惭画不如。
盆池一物龟相类,出没清波名玳瑁。
锦鳞日映光陆离,谁数南溟紫文贝。
吁嗟致此诚非常,皆由圣德通遐方。
遐方感慕贡珍异,故兹苑囿多辉光。
我皇继体朝群辟,蝼蚁微臣幸供职。
如斯一一承恩观,拜舞金门喜何极。
愿言圣德超虞唐,普天率土咸来王。
诸祥毕集四灵至,千秋万岁皇图昌。

查看原文

注释

【吁嗟】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 2.叹词。表示赞美。 3.哀叹;叹息。
【非常】1.异乎寻常的;特殊的:~时期ㄧ~会议。 2.十分;极:~光荣ㄧ~高兴 ㄧ~努力ㄧ他~会说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吁】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致】

致【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诚】

誠【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信也。《廣雅》敬也。《增韻》純也,無僞也,眞實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傳》言鬼神不係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時未有誠字,《舜典》允塞卽誠之義。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禮·樂記》著誠去僞,禮之經也。《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註》誠者,眞實無妄之謂。

《玉篇》審也。《禮·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註》誠,猶審也。或作成。

郡名。《唐書·地理志》悉州歸誠郡。

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思誠州。

叶羊切,音嘗。《韓愈·歐陽生哀辭》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相关诗句
千秋万岁皇图昌 诸祥毕集四灵至 普天率土咸来王 愿言圣德超虞唐 拜舞金门喜何极 如斯一一承恩观 蝼蚁微臣幸供职 我皇继体朝群辟 故兹苑囿多辉光 遐方感慕贡珍异 皆由圣德通遐方 吁嗟致此诚非常 谁数南溟紫文贝 锦鳞日映光陆离 出没清波名玳瑁 盆池一物龟相类 对此应惭画不如 从今京兆多才思 双眉画得天然殊 多情尤有白画眉 贞静幽闲一何好 雄雌并立清飙前 质傅铅花光皎皎 载欣载羡双鸠鸟 散作身章若缀? 是谁巧把晴空雪 冠丹颊翠衣裳缁 徘徊重睹花斑鸡 似欲临风脱金钥 飞翔宝槛恣喧呼 短喙珊瑚新琢削 三三两两宾郎雀 调舌应能唱寿词 呈祥虽未衔图瑞 细观熟玩心忘疲 雕笼鹦鹉色更奇 志在冲霄学鹏举 或时振翼将何如 骈趾青瞳高尺许 驼鸡耸立谁其侣 故看银袍觐紫宸 想应窃饵琼芝足 朱樱贯目脂涂唇 柙中玉鼠洁且驯 修角撑空亦奇独 羚羊缓步苍苔边 毛质鲜庞实灵物 又看福禄并神鹿 何殊雪洞飞来仙 盘旋倏忽作人立 金环约项声隆然 花阴小大霜姿? 轧轧朱轮低载尾 煌煌宝辔轻笼头 腹若垂囊背如砥 双羊继出仍珍美 应是寻泉堕墨池 若非食野沾煤雨 丰肌黭黮犹乌犀 须臾玄鹿来轩墀 百兽潜窥敢驰骋 彩毬戏罢拂霜髯 钩爪金毛睛炯炯 狻猊侧踞真雄猛 珍禽瑞兽纷纭呈 虞官圉宰杂遝进 纤尘不起香风轻 时维秋仲天气清 少肆馀闲阅奇畜 爰开禁籞集廷臣 玉烛和调民物育 六龙初御乾坤肃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