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雅集南皮会

出自:近现代·吴梅《鹧鸪天 答徐又诤》

拼音:[xī][yuán][yǎ][jí][nán,nā][pí][huì,kuài]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辛苦蜗牛占一庐,倚檐妨帽足轩渠。
依然浊酒供狂逸,那有名花奉起居。
三尺剑,万言书,近来弹铗出无车。
西园雅集南皮会,懒向王门再曳裾。

查看原文

注释

【西园】1.园林名。汉上林苑的别名。 2.园林名。在河南省临漳县邺县旧治北﹐传为曹操所建。 3.园林名。在江苏省苏州市。明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清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湖北省武昌县西。
【雅集】犹雅会。
【南皮】县名。秦置。今属河北省。汉末建安中,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园】

园【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袁。《說文》所以樹果也。《初學記》有藩曰園。《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

《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註》圃,種果蓏之屬。季秋,於其中爲場。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又》園廛二十而一。《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

歷代帝王陵寢曰園。漢制,園陵有令,文帝陵爲文園。《司馬相如傳》爲文園令。

《唐書·李晟傳》臣已肅淸宮禁,袛謁寢園。

桃園,地名。《前漢·地理志》全鳩里,其西名桃園,卽古之桃林也。《潘岳·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桃園。

袛園。《梵書》須達多長者,建精舍,請佛住,凡千二百區,謂之祇樹園。

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按史失其姓名,《字彙》以園公爲姓,非。

叶于羣切,音熅。《蘇軾·祭韓琦文》意廣才疏,將歸丘園。公治此邦,歿食其民。(園)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集】

集【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雦《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音箿。《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詩·周南》集于灌木。

《廣韻》就也,成也。《書·武成》大統未集。《傳》大業未就。《詩·小雅》我行旣集。《箋》集,猶成也。

《韻會》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

《廣韻》衆也。

《廣韻》安也。《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玉篇》合也。《廣韻》聚也,會也,同也。《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註》師古曰:集,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註》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註》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州名。《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爲集州。

《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韻補》叶疾救切,音就。《詩·小雅》我龜旣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叶昨合切,音雜。《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旣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皮】

皮【午集中】【皮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疲。《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釋名》被也。被,覆體也。《韻會》皮膚,肌表也。《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註》謂强語也。《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博雅》皮,弁冠也。《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皮侯。《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論語》射不主皮。《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皮幣。《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腹心部曰皮室。《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博雅》重皮,厚朴也。

《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皮氏,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叶蒲何切,音婆。《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会】

會【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

《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

《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

《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與繪通。《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釋文》馬、鄭作繪。

《詩·衞風》會弁如星。《箋》會,謂弁中之縫也。《釋文》會,《說文》作䯤。《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註》會,作䯤。鄭司農云:謂以五采束髮也。士喪禮曰:檜用組,乃笄。檜,讀與䯤同,書之異耳。

《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註》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

《天官·司會註》會,大計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註》會稽,在山隂。

姓。《姓氏急就篇》漢武陽令會栩。

《集韻》古活切,音括。會撮項椎也。

《集韻》戸栝切,音活。《莊子·人閒世》會撮指天。向秀讀。

《韻補》今聲濁,叶泰。古聲淸,叶祭。《卻正·釋譏》三方鼎峙,九有未乂。聖賢拯救之秋,列士樹功之會。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