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飔袭虚帏

出自:近现代·孙保圻《子屏仁弟将往扶桑忽有悼亡之痛赋诗为唁》

拼音:[liú][sī][xí][xū][wéi]

平仄:平平平平平

凌晓岁空阶,疏雨滋苔碧。
炎气收郁蒸,秋光更明婳。
宾雁从南来,云间落寸帙。
披览未终篇,怆然泪栖睫。
何意旧共学,昊天又降割。
潘令赋悼亡,鬓丝青未白。
流飔袭虚帏,遗挂映素壁。
欢会俱有期,精魂渺无迹。
长叹忆佳侣,奋飞鲜羽翮。
画兰靳久芳,黄杨易逢厄。
昔为偕老言,今若远行客。
锦瑟五十弦,弦僵桂亦裂。
沉忧据中心,生鉴婴至极。
我曾鼓壮缶,茹痛破肝膈。
迢迢八九年,辗转不能释。
非关嫟燕私,誉妇具奇癖。
登山恸伯兴,绳床老摩诘。
此不用吾情,他事安足责。
呜呼境萧索,家国同一辙。
子虽常悲哀,我劝自珍惜。
上体高堂心,下慰重泉魄。
瀛海乘长风,饱读富国策。
献岁片帆归,良时眷灵匹。
再听凤楼笙,窈窕乐晨夕。

查看原文

字义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飔】

颸【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楚持切《集韻》叉緇切,音差。《說文》涼風也。《左思·吳都賦》翼颸風之䬟䬟。《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出宿薄京畿,晨裝博曾颸。《註》曾颸,高風也。

《集韻》新兹切《韻會》新慈切《正韻》相咨切,音思。義同。

【袭】

襲【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㦻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

《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說文》左袵袍也。

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玉篇》籀文作。

【虚】

虛【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帏】

幃【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唐韻》許歸切,音揮。囊也。《玉篇》香囊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爲幃兮,謂申椒其不芳。《註》幃謂之幐,卽香囊也。

《廣韻》一曰單帳。《史記·文帝紀》所幸愼夫人令幃帳不得文繡。

《廣韻》雨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