剸地深潜锋

出自:元代·王祯《铲》

拼音:[tuán,zhuān][dì,de][shēn][qián][fē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古铲惟制小,颇逾锄耨功。
今于古制异,用亦差不同。
沟田垄攲仄,他刃诚难攻。
制器度地宜,创物须良工。
长柄加阔首,圆柄投直銎。
畎亩耀吐月,肘腋凌轻风。
务进同撞戈,再前随换踪。
覆茇易反掌,剸地深潜锋
已令土膏润,旋看蔓草空。
要处薅薙外,不离耘芓中。
养苗成此稼,去秽利吾农。
无田非力辟,有具致时丰。
尝见燕赵北,亦传辽池东。
远近或未识,图谱容相通。

查看原文

注释

【潜锋】收藏兵器。亦指隐蔽军事实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剸】

剸【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徒官切,罪則纖剸。

《韻會》裁也。

《廣韻》截木也。

《唐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義同。

《唐韻》《集韻》之轉切《韻會》之囀切,專去聲。斷也。《廣韻》細割切肉貌。

《集韻》《韻會》朱遄切《正韻》朱緣切,音專。與專同。《韻會》擅也。一曰幷合制領也。《前漢·蕭何傳》上以此剸屬任何關中事。《註》師古曰:剸,讀與專同。《荀子·榮辱篇》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深】

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潜】

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俗潛字。(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廣韻》《集韻》。義同。一曰伏流。

【锋】

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說文》兵耑也。本作鏠。省作鋒。《釋名》刀其末曰鋒,言若鋒刺之毒利也。

《前漢·東方朔傳》變詐鋒起。《荀子·王制篇》嘗試之說鋒起。《註》如鋒刃齊起而難犯。

軍之前列。《前漢·黥布傳》布爲前鋒。

星名。《史記·天官書》斗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國名。《史記·五帝紀》帝嚳娶豐。

劒名。《典論》寶劒有三,其二曰華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