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松涧松碧无数

出自:清代·颜检《由南山口至松树塘》

拼音:[lǐng,líng][sōng][jiàn][sōng][bì][wú][shù,shǔ,shuò]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南山之南山岧峣,满山白雪堆琼瑶。
我从山口入山去,直欲置身绝顶扪青霄。
所在皓以洁,入目清无嚣。
危峰互高下,怪石争硗礅。
十里五里时有疏林相掩映,还听冰融春涧潺湲一水鸣轻涛。
轻涛殊不恶,游禽亦共乐。
几阵乌鸦绕树飞,忽闻雌雉山梁作。
引领望山梁,高处生寒光。
崩崖欲断不得断,冻云如卧还如僵。
云接山峰峰积雪,混然一气含苍茫。
山灵招我顾我笑,微风拂拂恍惚相引来天阊。
乱山束车路,山鸟导先步。
步步入崔嵬,一步一回顾。
回顾已失岭下村,举头复见青松树。
松树争茏苁,树树涵烟容。
嗟我月余不及见,对之能勿开心胸。
心胸开,坐莓苔,松风入耳声悠哉。
风声松声相喧您,一鞭遥指顶上来。
顶上真窅窱,崇高立孤庙。
群山相与环,旭日临空照。
观者于兹叹神奇,愧我尘踪今亦到。
此山穹窿自古今,我来俯仰还凭吊。
庙中却立循阶墀,庙外踯躅观唐碑。
碑文漫漶字残蚀,碑石斑驳光陆离。
匆匆拂拭不能尽其词,词中约略惟纪侯姜师。
侯姜师绩不足尚,贞观事业犹于千载想见之。
驱车下山去,短桥复几度。
山雪溪雪白有痕,岭松涧松碧无数
君不见盘旋屈曲如游龙,当空一落奇势飞动多横纵。
又不见虬髯巍巍直立致天矫,独以瘦硬铁骨支撑寒漠奋鳞爪。
或且谡谡如鸣籁,或复亭亭如张盖。
参差历落不知几经春,坐阅往来过客同沤尘。
孤干贞心总不改,苍颜翟黛终有神。
松兮松兮孰与写其真,竟与天光山光相嘘相噙浩渺通无垠。
去路何回沿,四面凌巑岏。
凿石以开道,盛夏犹余寒。
萦纡山势曲而曲,毗连磴道盘复盘。
围以石墙垣,缭以木栏干。
缘溪绝窈窕,何处闻哗喧。
悠然雪径开三三,郁然松荫青毵毵。
云迷北山北,路越南山南。
人影乱移树影静,后车还接前车谈。
前后车遥长亘里,声息相闻仅如咫。
才看古干横马前,倏仰乔柯出云底。
忆昔官南滇,曾上哀牢山。
哀牢山头老松几万本,松花松叶落地如铺毡。
清阴下,跨骢马;款段徐行神潇洒,飘飘一若登仙者。
今日坐松间,又似重游也。
乃知人间清闲真境不易得,得之往往在于寂寞荒凉之穷野。
日落晚风凉,人来松树塘。
眼波集暮景,鼻观闻松香。
山峨峨兮水汤汤,雪皑皑兮松苍苍。
安得此间买田一二顷,终吾身兮以徜徉。

查看原文

注释

【涧松】见"涧底松"。
【无数】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 3.不知底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岭】

岭【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松】

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㮤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

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

【涧】

磵【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古晏切,音諫。水磵也。《正字通》與澗通。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相关诗句
终吾身兮以徜徉 安得此间买田一二顷 雪皑皑兮松苍苍 山峨峨兮水汤汤 鼻观闻松香 眼波集暮景 人来松树塘 日落晚风凉 得之往往在于寂寞荒凉之穷野 乃知人间清闲真境不易得 又似重游也 今日坐松间 飘飘一若登仙者 跨骢马;款段徐行神潇洒 清阴下 松花松叶落地如铺毡 哀牢山头老松几万本 曾上哀牢山 忆昔官南滇 倏仰乔柯出云底 才看古干横马前 声息相闻仅如咫 前后车遥长亘里 后车还接前车谈 人影乱移树影静 路越南山南 云迷北山北 郁然松荫青毵毵 悠然雪径开三三 何处闻哗喧 缘溪绝窈窕 缭以木栏干 围以石墙垣 毗连磴道盘复盘 萦纡山势曲而曲 盛夏犹余寒 凿石以开道 四面凌巑岏 去路何回沿 竟与天光山光相嘘相噙浩渺通无垠 松兮松兮孰与写其真 苍颜翟黛终有神 孤干贞心总不改 坐阅往来过客同沤尘 参差历落不知几经春 或复亭亭如张盖 或且谡谡如鸣籁 独以瘦硬铁骨支撑寒漠奋鳞爪 又不见虬髯巍巍直立致天矫 当空一落奇势飞动多横纵 君不见盘旋屈曲如游龙 岭松涧松碧无数 山雪溪雪白有痕 短桥复几度 驱车下山去 贞观事业犹于千载想见之 侯姜师绩不足尚 词中约略惟纪侯姜师 匆匆拂拭不能尽其词 碑石斑驳光陆离 碑文漫漶字残蚀 庙外踯躅观唐碑 庙中却立循阶墀 我来俯仰还凭吊 此山穹窿自古今 愧我尘踪今亦到 观者于兹叹神奇 旭日临空照 群山相与环 崇高立孤庙 顶上真窅窱 一鞭遥指顶上来 风声松声相喧您 松风入耳声悠哉 坐莓苔 心胸开 对之能勿开心胸 嗟我月余不及见 树树涵烟容 松树争茏苁 举头复见青松树 回顾已失岭下村 一步一回顾 步步入崔嵬 山鸟导先步 乱山束车路 微风拂拂恍惚相引来天阊 山灵招我顾我笑 混然一气含苍茫 云接山峰峰积雪 冻云如卧还如僵 崩崖欲断不得断 高处生寒光 引领望山梁 忽闻雌雉山梁作 几阵乌鸦绕树飞 游禽亦共乐 轻涛殊不恶 还听冰融春涧潺湲一水鸣轻涛 十里五里时有疏林相掩映 怪石争硗礅 危峰互高下 入目清无嚣 所在皓以洁 直欲置身绝顶扪青霄 我从山口入山去 满山白雪堆琼瑶 南山之南山岧峣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