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动葳蕤

出自:唐代·王昌龄《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拼音:[yún][wù][dòng][wēi][ru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神仙去华省,鸳鸯忆丹墀。
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
江山纷想象,云物动葳蕤
逸气刘公干,玄言向子期。
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
相马如何恨,登龙返自疑。
风尘吏道迫,行迈旅心衰。
拙疾徒为尔,穷愁欲问谁。
秋风一片叶,朝镜数茎丝。
州县甘无取,丘园悔莫追。
琼瑶生箧笥,光景借茅茨。
他日青霄里,犹应访所知。[一作高适诗]

查看原文

注释

【云物】1.云的色彩。 2.云气﹑云彩。 3.景物﹐景色。
【葳蕤】1.形容枝叶繁盛: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2.华美;艳丽: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胡服何葳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物】

物【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动】

動【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㣫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

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葳】

葳【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非切,音威。《玉篇》葳蕤也。《東方朔·七諫》上葳蕤而防露兮。《註》葳蕤,盛貌。

草名。《述異記》葳蕤草,一名麗草。

呼爲女草,江浙呼爲娃草。

《博雅》茈葳,蘧麥也。

【蕤】

蕤【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儒佳切,音甤。《說文》草木華垂貌。《陸機·文賦》播芳蕤之馥馥。

冠蕤。《禮·雜記》緇布冠不蕤。《疏》緇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凶事故不蕤。

蕤賔,五月律。《周語》蕤賔。《註》蕤,委蕤,柔貌也。《前漢·律歷志》蕤,繼也。

萎蕤,藥名。見萎字註。

旗名,鹵簿中有之。《唐人詩》望見葳蕤舉翠華。《集韻》省作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