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咸披靡

出自:清代·程廷祚《赠顾进士复初》

拼音:[bǎi][jiā,jia,jie][xián][pī][mí]

平仄:仄平平平平

宪庙昔临御,恩波覃八极。
涣汗其大号,丘园交束帛。
维时承平久,化成迈往昔。
里巷闻弦歌,穷陬务修饬。
闻命各戒装,争先赴上国。
儒冠既峨峨,征车复奕奕。
或怀随侯珠,或握荆山璧。
或披兰苕新,或掣沧海碧。
鸣佩集丹陛,心情接虹霓。
就中星斗寒,钜儒出无锡。
读书破万卷,性同杜氏癖。
著述穷岁年,钻研入无隙。
宣尼生周季,仰窥王迹熄。
然后作《春秋》,万古垂法式。
笔削见是非,义存三代直,当时游夏辈,欲赞空太息。
如何后世人,无端奋私臆。
丘明见国史,事实颇能核。
傅会虽有时,网罗著劳绩。
齐鲁多陋儒,厥惟高与赤。
邹夹未有书,莫由问得失。
三家遂鼎峙,左氏仍后植。
自兹口说腾,圣经嗟晦蚀。
功令尊胡氏,学子守之墨。
首先革周正,先圣宁蹙额。
一褒复一贬,诪张令人惑。
褒贬本所无,安用常唧唧。
忍使日月光,蔽亏重云黑。
先生蹶然兴,扫除不遗力。
百家咸披靡,似用大师克。
煌煌大事表,卷轴日盈积。
发愤阐阙文,尘埃教荡涤。
曲说从此废,禾稼驱螟螣。
上则考天时,殷勤补长历。
下则综形势,聚来图疆域。
僣礼与败度,乱贼暨戎翟。
事事关大义,胪列各就职。
载观交兵篇,往来正如织。
旌旗犹在眼,开卷若凭轼。
晋楚争夏盟,宋郑困行役。
向戌忽弭兵,难免司城责。
五材民并用,戒惧存法则。
霸统经再变,王猷竟永塞。
人欲日横流,瞻乌更谁适。
窃取有深意,肯令鲰生识。
君书出虽晚,重到杏坛侧。
钟磬铿然鸣,清音动四壁。
忆昔鸿词徵,余亦预末席。
客居郊坛西,颇爱厥境僻。
凉风下庭梧,朝昏玩义画。
冥会待悬解,忽然尘虑释。
与君偕罢归,十载卧泉石。
著书曩未成,今也喜大获。
假令留青琐,兹业谅俱寂。
深荷皇天慈,慨然增感激。

查看原文

注释

【百家】1.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 2.泛指各行业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或有技艺的人。 3.泛指许多人家或家族。 4.见"百家谱"。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溃败:望风披靡|所向披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咸】

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易·雜卦》咸,速也。

《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星名。《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姓。《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集韻》居咸切,音緘。《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姓。《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音憾。《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按感同憾。

叶餘針切,音。《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披】

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靡】

靡【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骳。《說文》披靡也。《廣韻》偃也。《左傳·莊十年》望其旗靡。《史記·項羽紀》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註》正義曰:靡,言精體低垂。

《玉篇》侈靡,奢侈也。《周禮·地官·司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註》靡,謂侈靡也。《禮·檀弓》若是其靡也。《戰國策》專淫逸侈靡。

《揚子·方言》私小也。秦晉曰靡。《註》靡,細好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靡曼美色於後。《註》張揖曰:靡,細也。

《爾雅·釋言》靡,無也。《書·咸有一德》命靡常。《詩·邶風》靡日不思。《揚雄·解嘲》胥靡爲宰。《註》張晏曰: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爲作宰者也。

《玉篇》罪累也。《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傳》封,大也。靡,累也。《疏》奢侈淫靡,是罪累也。

《書·畢命》商俗靡靡。《疏》韓宣子稱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靡靡者,相隨順之意。《史記·淮隂侯傳》燕從風而靡。

《儒林傳》靡然鄕風。

《史記·殷本紀》說爲胥靡。《註》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之名。

《詩·王風》行邁靡靡。《傳》靡靡,猶遲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敞望靡徙。《註》靡徙,失正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降施靡。《註》施靡,猶連延。

《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玓瓅江靡。《註》靡,崖也。

胥靡,周地。見《左傳·定六年》。

《禮·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註》靡草,薺葶藶之屬。

《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麋。分也。《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註》靡,散也。分散而共之。《集韻》通作縻。

《揚子·方言》靡,滅也。《孟子》靡爛其民而戰之。《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夜靡。

《越語》靡王躬身。《註》靡,損也。《戰國策》寡人屈於內,而四國靡於外。《荀子·君道篇》無靡費之用。

與。

《集韻》眉波切,音摩。散也。

《左傳·成二年》師至於靡筓之下。《註》山名。《釋文》靡,如字,又音摩。

《莊子·齊物論》與物相刃相靡。《荀子·性惡篇》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註》磨,切也。《史記·淮南王衡山王傳贊》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也。

《集韻》莫加切,音麻。收麻,縣名,在益州,外靡藥草所出。《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收麻縣。《註》李奇曰:靡音麻,卽升麻,殺毒藥所出也。

《集韻》《韻會》綽奇麗,顔如荼兆逐靡。

《揚雄·甘泉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幷包書林,聖風雲靡。《註》師古曰:靡,武義反。

相关诗句
慨然增感激 深荷皇天慈 兹业谅俱寂 假令留青琐 今也喜大获 著书曩未成 十载卧泉石 与君偕罢归 忽然尘虑释 冥会待悬解 朝昏玩义画 凉风下庭梧 颇爱厥境僻 客居郊坛西 余亦预末席 忆昔鸿词徵 清音动四壁 钟磬铿然鸣 重到杏坛侧 君书出虽晚 肯令鲰生识 窃取有深意 瞻乌更谁适 人欲日横流 王猷竟永塞 霸统经再变 戒惧存法则 五材民并用 难免司城责 向戌忽弭兵 宋郑困行役 晋楚争夏盟 开卷若凭轼 旌旗犹在眼 往来正如织 载观交兵篇 胪列各就职 事事关大义 乱贼暨戎翟 僣礼与败度 聚来图疆域 下则综形势 殷勤补长历 上则考天时 禾稼驱螟螣 曲说从此废 尘埃教荡涤 发愤阐阙文 卷轴日盈积 煌煌大事表 似用大师克 百家咸披靡 扫除不遗力 先生蹶然兴 蔽亏重云黑 忍使日月光 安用常唧唧 褒贬本所无 诪张令人惑 一褒复一贬 先圣宁蹙额 首先革周正 学子守之墨 功令尊胡氏 圣经嗟晦蚀 自兹口说腾 左氏仍后植 三家遂鼎峙 莫由问得失 邹夹未有书 厥惟高与赤 齐鲁多陋儒 网罗著劳绩 傅会虽有时 事实颇能核 丘明见国史 无端奋私臆 如何后世人 欲赞空太息 当时游夏辈 义存三代直 笔削见是非 万古垂法式 然后作《春秋》 仰窥王迹熄 宣尼生周季 钻研入无隙 著述穷岁年 性同杜氏癖 读书破万卷 钜儒出无锡 就中星斗寒 心情接虹霓 鸣佩集丹陛 或掣沧海碧 或披兰苕新 或握荆山璧 或怀随侯珠 征车复奕奕 儒冠既峨峨 争先赴上国 闻命各戒装 穷陬务修饬 里巷闻弦歌 化成迈往昔 维时承平久 丘园交束帛 涣汗其大号 恩波覃八极 宪庙昔临御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