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又经秋

出自:近现代·吴玉如《水调歌头》

拼音:[láo][là,luò,lào][yòu][jīng][qi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无绪弄词翰,牢落又经秋
传来笺上清泪,许日未能酬。
憔悴而今自觉,翻覆年时体认,何用苦绸缪。
千载史编里,谁肯死前休。
擎天手,悬河口,逞机谋。
凄风丸月,依旧城郭古山丘。
昨眺西峰红叶,夜检孤灯黄卷,措大是吾流。
青眼几曾有,霜鬓莫添愁。

查看原文

注释

【牢落】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 2.孤寂;无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牢】

牢【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勞。《說文》閑養牛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玉篇》牲備也。《詩·大雅》執豕于牢。《周禮·地官》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於牢。《註》牢,閑也。必有閑者,防禽獸觸齧。《管子·輕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馬。

牛曰太牢,羊曰少牢。《禮·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周禮·天官·小宰》牢禮之灋。《註》三牲牛羊豕,具爲一牢。《齊語》環山於有牢。《註》牢,牛羊豕也。言雖山險,皆有牢牧。

《玉篇》廩食也。《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煑鹽,官與牢盆。《註》如淳曰:牢,廩食也。古人名廩爲牢也。盆者,煑鹽盆蘇。林云: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雇手牢盆。樂彥云:牢乃盆名。《後漢·西羌傳》諸將多盜牢稟。《註》牢,價直也。《應劭傳》多其牢賞。

《唐韻》堅也,固也。《史記·外戚世家》欲連固根本牢甚。

《前漢·揚雄傳》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註》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馬融·廣成頌》臯牢陵山。《註》臯牢,猶牢籠也。孫卿子曰:臯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也。諸本有作牢柵者,非也。

《晉書·姚萇載紀》陛下將牢太過耳。《註》將牢,猶俗言把穩。

《韻會》狴犴曰牢。《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爲之空。

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自虎牢以東。《註》虎牢,河南成臯縣。

《成五年》同盟于蟲牢。《後漢·郡國志》陳留郡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

《史記·秦本紀》伐趙皮牢,拔之。

山名。《後漢·南蠻哀牢夷傳》其先有婦人,名沙臺,居於牢山。

姓。《廣韻》孔子弟子,琴牢之後。《後漢·佞幸傳》僕射牢梁。

《廣韻》蒲牢,海獸名。

《廣韻》同窂。詳穴部窂字註。

《廣韻》《類篇》纁,裏長尺二寸,廣五寸,牢中旁寸。《註》牢,讀爲樓。樓爲削約,握之中央,以安手也。《疏》讀從樓者,義取縷斂狹少之意。云削約者,謂削之使約少也。

《易林》失志懷憂,如坐狴牢。

音潦。《後漢·董卓傳》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註》言牢周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從去聲。今俗有此言。

《淮南子·本經訓》牢籠天地。《註》牢讀屋霤之霤。楚人謂牢曰霤。

【落】

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爾雅·釋詁》落,始也。

《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牢落。《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陸落。《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拓落。《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韻會》錯落,閒厠貌。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星名。《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山名。《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草名。《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木名。《爾雅·釋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與絡通。《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唐韻古音》讀路。《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又】

又【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廣韻》又,猶更也。

《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秋】

秋【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春秋,魯史名。

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姓。

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