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尖摘遍

出自:近现代·吕小薇《莺啼序 茶词》

拼音:[tóu,tou][jiān][zhāi][biàn]

平仄:平平平仄

儿时紫藤院落,博重闱欢笑。
千里致、阳羡春芽,解封便说香绕。
陶壶沸、招孙试品,娇痴哪辨旗枪好。
但指呼:“枣枣梨梨,唐诗背了①。
笠泽移家,锡山负笈,念投闲亲老。
倚门望、喜见儿归,涤尘先瀹灵草。
奉慧泉、旨甘小瓮;泛明月、兴添轻棹。
听叩舷、七椀泠泠,惊飞沙鸟。
八年离乱,旅食西江,书空咄怀抱。
天杪客,居荒僻野,堂异归来,任惯分携,可堪吟啸。
茗边醒醉,灯前抒懑,时艰蒿目清谈少。
注一瓯、相对鸡声晓。
临行嘱咐,岩茶珍裹提囊,好伴绵绵长道。
匡庐雪褪,龙井溪喧,更武夷春早。
采茶调、声流云表。
嘉荈丛中,曙霞光里,红妆窈窕。
筠笼素手,头尖摘遍,揉青焙绿研膏去,把相思、付与郎精炒。
飘然鸿渐传经,海渡山逾,作和平祷。

查看原文

注释

【摘遍】谓截取大曲中大遍的解数所制的曲。如《泛清波摘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尖】

尖【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子廉切《韻會》《正韻》將廉切,音漸。《說文》楔也。本作櫼。《徐曰》謂簪也,㨝也,从小下大,爲櫼字。今作尖,末銳也,小也。《杜甫·送張參軍赴蜀州詩》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

《五代史》李崧言,鎭太原非石敬塘不可。敬塘深德之,曰:爲浮圖者,必合其尖,蓋欲崧始終成巳也。玉尖,十尖,指也。《楊維楨詩》玉尖搦管蘸香雲。《又》十尖盡換紅鴉觜。

尖尖。《章孝標詩》還似天台新雨後,小峯雲外碧尖尖。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遍】

遍【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