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敢颉颃

出自:清代·祝廷华《年年赏菊旧话重提岁岁飞觞新吟不少勉循老例稍变体裁分赠高朋藉伸鄙意十一首 其一 赠曹太姻长远模》

拼音:[yī][shuí][gǎn][jié,xié,jiá][há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八秩商山叟,伊谁敢颉颃
大宾首耆硕,廉吏传循良。
海鹤同埘?,云鸿压稻粱。
口碑听载道,佥祝寿无疆。

查看原文

注释

【伊谁】谁,何人。
【颉颃】1.亦作"颉亢"。 2.鸟飞上下貌。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3.引申为雀跃貌。 4.谓不相上下,相抗衡。 5.引申为较量。 6.刚直不屈貌。 7.谓傲视。 8.谓奇怪之辞,游移不定之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伊】

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

《小雅》伊誰云從。

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

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姓。

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木名。《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周禮·秋官》伊耆氏。《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谁】

誰【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敢】

敢【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

《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颉】

頡【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纈。《說文》直項也。

《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集韻》又作翓。

人名。《前漢·藝文志》倉頡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從者顚頡。

皇頡,鄭大夫。馬師頡,鄭子羽孫。

姓。《風俗通》古賢人頡衞。

《莊子·胠篋篇》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註》頡滑,謂難料理也。崔云:纏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頡滑,不正之語也。《音義》戸結反。

《廣韻》古黠切《集韻》《正韻》訖黠切,音戛。《正韻》轢也。《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時,與賔客過巨嫂食,嫂詳爲羹盡櫟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頡侯。《註》索隱曰:羹頡,爵號,非縣名。正義曰:括地志云:羹頡山,在嬀州懷戎縣東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爲侯號者,怨故也。

《遼史·耶律斡頡山。

《增韻》減尅也,掠除也。《唐書·高仙芝傳》盜頡資糧。

叶胡計切,音系。《衞恒·四體書勢》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

【颃】

頏【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胡郞切《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岡切,。

或作䀪。《揚雄·長楊賦》魚頡而鳥䀪。

《集韻》《正韻》居郞切,音剛。《說文》人頸也。本作亢。或作肮。

上聲。《集韻》戸朗切《韻會》下黨切,音沆。聲也。同吭。

《集韻》口朗切,音忼。亦與吭同。咽也。

舉朗切,音䴚。義同。

去聲。《廣韻》苦浪切,音抗。咽頏。

《集韻》《韻會》下浪切,杭去聲。《五音集韻》鳥咽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