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年来真矍铄

出自:清代·祝廷华《再和许君颂慈四首 其一》

拼音:[cǐ][lǎo][nián][lái][zhēn][jué][shuò]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老年来真矍铄,轩然不假仗扶衰。
经师道贵寻无上,箕隐风高乐不支。
世界三千争未已,心田一寸素乎而。
叠承华翰颁嘉惠,鸿羽联翩旦夕驰。

查看原文

注释

【老年】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
【年来】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2.年岁到来。
【矍铄】〈书〉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矍】

矍【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九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音攫。《說文》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徐曰》左右驚顧也。一曰視遽貌。《易·震卦》視矍矍。《疏》不專視之容。鄭康成曰:目不正也。徐邈讀若謔。

矍踢,驚動貌。《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矍鑠,輕健貌。《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矍相,地名。《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姓。《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韻會》或作戄。《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

《李固傳》泰使戄然。

《集韻》怳縛切,况入聲。義同。

【铄】

鑠【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書藥切《集韻》《韻會》《正韻》式灼切,音爍。《說文》銷也。《孟子》非由外鑠我也。《史記·張儀傳》衆口鑠金。

《爾雅·釋詁》美也。《詩·周頌》於鑠王師。《傳》鑠,美也。《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註》索隱曰:鑠,美也。

《揚子·方言》摩也。

《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註》矍鑠,勇貌。

好目也。《揚子·方言》宋衞韓鄭之閒曰鑠。《註》言光明也。

《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註》皆謂光顯昭明也。

《集韻》或作燿。《前漢·藝文志》燿金爲刃。

《集韻》弋灼切,音藥。烙也。《莊子·胠篋篇》鑠絕竽瑟。

一曰銷也。

《集韻》狼狄切,音秝。鼎屬也。本作䰛。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