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十二此间是

出自:清代·宋祖昱《青琳堂歌赠韩无我》

拼音:[céng][chéng][shí][èr][cǐ][jiān,jiàn][shì]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君不见周人掘鼠强称璞,郑贾来观本非玉。
又不见宋人得石梧台巅,囊中什袭凡几年。
世间真伪宁有定,一经好事供流传。
韩侯堂中有尺璧,太古精英绿沈色。
瑚琏比贵玉比贞,除是青琳总非匹。
主人抱璧居此堂,文窗曲槛分周行。
坐揽图书挹清润,行看琴筑含辉光。
堂中宾客俱回首,异事经时在人口。
自来贻赠重英瑶,长遣诗篇赋琼玖。
闻道今皇御极年,欲穷山海蹑风烟。
试探河源遣都实,莫辞博望封张骞。
汉代通侯有遗裔,凿空远作乘槎使。
织女黄姑定有无,蒟酱邛枝竞罗致。
昆仑山头石气青,海波如乳翻春星。
层城十二此间是,雕镌白玉成山屏。
屏风嵯峨高十丈,琪花瑶草纷相向。
蹑足犹临霄汉旁,置身已在风云上。
俯视朝阳半岭余,金轮迸跃行空虚。
目迷五色灿沙砾,紫球金薤红砗磲。
瑶光一颗偶然坠,化作琼瑶落尘内。
雅青水碧相荡摩,百尺琅玕误椎碎。
一时拾掇悬马头,王母珍惜仙娥愁。
阆风奇宝难久閟,遥随使节来中州。
镇日摩挲看不足,远胜流黄并结绿。
自探灵境到瑶池,不枉名山号群玉。
韩侯爱宝兼好奇,致斋三日方携归。
国工袖手不敢凿,一朝径释旁人疑。
登堂作记叙畴昔,持示名流诩难得。
入席衣沾积翠寒,卷帘帽点空青湿。
宾朋满座酒满樽,绿萝丹荔环重门。
春山婉娈出几案,晴螺拂遍无纤痕。
意气何妨共终古,肯使琳琅杂珷玞。
拟求仙术种蓝田,忆得灵根植元玄。
吾闻往昔明盛时,白环远致流沙西。
遐方异物时入贡,或翻玉册函龙泥。
圭璋特达期有用,岂合随人资玩弄。
抵鹊方同一叶轻,藉茅顿较千金重。
韩侯妙鉴称入神,他年识者能传真。
好将赵氏连城价,问取荆山泣玉人。

查看原文

注释

【层城】1.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昆仑山最高峰之名。 2.泛指仙乡。 3.指京师;王宫。 4.重城;高城。 5.指高山之巅。
【十二】1.十分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此间】这里,此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层】

層【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胙棱切《集韻》《韻會》《正韻》徂稜切,音曾。《說文》重屋也。从尸曾聲。

《玉篇》重也,累也。凡物之重者,通曰層。

《增韻》級也,古通作曾。《史記·司馬相如傳》坌入曾宮之嵳峩。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间】

閒【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省也。

車聲也。

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博雅》䛼也。《釋文》。

《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送也。

《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致王室。

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相关诗句
问取荆山泣玉人 好将赵氏连城价 他年识者能传真 韩侯妙鉴称入神 藉茅顿较千金重 抵鹊方同一叶轻 岂合随人资玩弄 圭璋特达期有用 或翻玉册函龙泥 遐方异物时入贡 白环远致流沙西 吾闻往昔明盛时 忆得灵根植元玄 拟求仙术种蓝田 肯使琳琅杂珷玞 意气何妨共终古 晴螺拂遍无纤痕 春山婉娈出几案 绿萝丹荔环重门 宾朋满座酒满樽 卷帘帽点空青湿 入席衣沾积翠寒 持示名流诩难得 登堂作记叙畴昔 一朝径释旁人疑 国工袖手不敢凿 致斋三日方携归 韩侯爱宝兼好奇 不枉名山号群玉 自探灵境到瑶池 远胜流黄并结绿 镇日摩挲看不足 遥随使节来中州 阆风奇宝难久閟 王母珍惜仙娥愁 一时拾掇悬马头 百尺琅玕误椎碎 雅青水碧相荡摩 化作琼瑶落尘内 瑶光一颗偶然坠 紫球金薤红砗磲 目迷五色灿沙砾 金轮迸跃行空虚 俯视朝阳半岭余 置身已在风云上 蹑足犹临霄汉旁 琪花瑶草纷相向 屏风嵯峨高十丈 雕镌白玉成山屏 层城十二此间是 海波如乳翻春星 昆仑山头石气青 蒟酱邛枝竞罗致 织女黄姑定有无 凿空远作乘槎使 汉代通侯有遗裔 莫辞博望封张骞 试探河源遣都实 欲穷山海蹑风烟 闻道今皇御极年 长遣诗篇赋琼玖 自来贻赠重英瑶 异事经时在人口 堂中宾客俱回首 行看琴筑含辉光 坐揽图书挹清润 文窗曲槛分周行 主人抱璧居此堂 除是青琳总非匹 瑚琏比贵玉比贞 太古精英绿沈色 韩侯堂中有尺璧 一经好事供流传 世间真伪宁有定 囊中什袭凡几年 又不见宋人得石梧台巅 郑贾来观本非玉 君不见周人掘鼠强称璞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