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频年苦多病

出自:清代·张䌌英《寄若绮妹即寿四十初度兼示婉紃妹仲远弟》

拼音:[wǒ][cháng,zhǎng][pín,bīn][nián][kǔ][duō][bìng]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吾家弱妹已四十,怪底吾衰鬓萧瑟。
半生旧事付云烟,岁月骎骎去何急。
忆昔垂髫侍亲侧,四女娟娟最珍惜。
名花入槛尽骈枝,娇鸟能言皆比翼。
我年十四好读书,一编相与时咿唔。
读书常苦识字少,索解不得心烦纡。
是时家贫乏衣食,穷巷萧条鲜行迹。
严君挟策事壮游,慈母持门瘁心力。
午炊晓汲未觉劳,得暇便欲拈柔毫。
就中三妹最精锐,昼日苦短常终宵。
我长频年苦多病,经月连旬废妆镜。
书卷纵横列枕衾,病里耽吟觉心净。
妹年最稚性尤敏,漱玉含珠出灵性。
五龄解辩《黄花》诗,十岁能工《海棠咏》。
深闺窈窕春日长,软尘不到瑶琴旁。
诗怀杳杳入霄汉,幽梦瑟瑟飞潇湘。
身世浑忘溷尘俗,罗绮何荣脂粉辱。
班、宋长怀绝代才,施、嫱空陋千秋目。
转眼倥偬人事劳,告归最苦鸟辞巢。
六年秦馆犹联袂,一去燕台慨系匏。
哀乐中年苦相逼,雁断乌啼剧凄恻。
恶劫偏多儿女魔,终天莫报劬劳德。
虞渊堕日不可探,我处塞北君江南。
消沈心志各已久,我困米盐君井臼。
郎署委蛇守一官,故乡迢递无千亩。
牵萝补屋愿已迟,羡尔偕隐犹联枝。
清贫绝称孟光志,比屋好咏灵均辞。
矫矫谭公振时器,骨性清醇似吾弟。
身外升沈未足论,尘中契合嗟何易。
即今燕婉和且平,参昴肃肃瑶光明。
佳儿娇女各争秀,相对便足怡吾情。
人生行乐苦不足,况乃襟期厌庸福。
得失寻常付一人,荣华变幻纷千族。
兰陵三月东风香,樱笋味美琼筵张。
弟归千里姊同舍,长歌短倡倾壶觞。
我望江乡欲飞至,梦里云山寄遐思。
万绪俄生九折肠,卅年最忆童时事。
愿祝西池锡大年,相将订我玉台编。
汉家十志长生箓,刘氏全书不老丹。
太息吾衰事难竟,简策丛残多未定。
考俗思陈列国风,无邪欲正中闺行。
阃内非凭文字传,少时艰苦亦堪怜。
百龄扰扰终何补,一世悠悠未足信。
我倡新诗为子寿,夙志应须早成就。
他日编书集一门,白头重与绳衍谬。

查看原文

注释

【长频】经常。
【频年】连年,多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频】

頻【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顰。《玉篇》急也。《廣雅》比也。《詩·大雅》國步斯頻。《傳》頻,急也。《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

姓。《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

《說文》水厓。《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傳》頻,厓也。《箋》頻,當作濵。

與顰同。《易·復卦》頻復厲无咎。《註》謂頻蹙之貌。

果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病】

病【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與正氣在膚體中也。

《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

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

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

辱也。《禮·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

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註》病,短也。

病,坊閒曹也。《類要》唐以祕書監望雖淸雅,實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祕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

《韻補》叶被旺切,音傍。《黃庭經》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相关诗句
白头重与绳衍谬 他日编书集一门 夙志应须早成就 我倡新诗为子寿 一世悠悠未足信 百龄扰扰终何补 少时艰苦亦堪怜 阃内非凭文字传 无邪欲正中闺行 考俗思陈列国风 简策丛残多未定 太息吾衰事难竟 刘氏全书不老丹 汉家十志长生箓 相将订我玉台编 愿祝西池锡大年 卅年最忆童时事 万绪俄生九折肠 梦里云山寄遐思 我望江乡欲飞至 长歌短倡倾壶觞 弟归千里姊同舍 樱笋味美琼筵张 兰陵三月东风香 荣华变幻纷千族 得失寻常付一人 况乃襟期厌庸福 人生行乐苦不足 相对便足怡吾情 佳儿娇女各争秀 参昴肃肃瑶光明 即今燕婉和且平 尘中契合嗟何易 身外升沈未足论 骨性清醇似吾弟 矫矫谭公振时器 比屋好咏灵均辞 清贫绝称孟光志 羡尔偕隐犹联枝 牵萝补屋愿已迟 故乡迢递无千亩 郎署委蛇守一官 我困米盐君井臼 消沈心志各已久 我处塞北君江南 虞渊堕日不可探 终天莫报劬劳德 恶劫偏多儿女魔 雁断乌啼剧凄恻 哀乐中年苦相逼 一去燕台慨系匏 六年秦馆犹联袂 告归最苦鸟辞巢 转眼倥偬人事劳 施、嫱空陋千秋目 班、宋长怀绝代才 罗绮何荣脂粉辱 身世浑忘溷尘俗 幽梦瑟瑟飞潇湘 诗怀杳杳入霄汉 软尘不到瑶琴旁 深闺窈窕春日长 十岁能工《海棠咏》 五龄解辩《黄花》诗 漱玉含珠出灵性 妹年最稚性尤敏 病里耽吟觉心净 书卷纵横列枕衾 经月连旬废妆镜 我长频年苦多病 昼日苦短常终宵 就中三妹最精锐 得暇便欲拈柔毫 午炊晓汲未觉劳 慈母持门瘁心力 严君挟策事壮游 穷巷萧条鲜行迹 是时家贫乏衣食 索解不得心烦纡 读书常苦识字少 一编相与时咿唔 我年十四好读书 娇鸟能言皆比翼 名花入槛尽骈枝 四女娟娟最珍惜 忆昔垂髫侍亲侧 岁月骎骎去何急 半生旧事付云烟 怪底吾衰鬓萧瑟 吾家弱妹已四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