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勒钟鼎勋旂常

出自:清代·钱琦《泛海》

拼音:[míng][lè,lēi][zhōng][dǐng][xūn][qí][chá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娲皇断鳌足,元气泄混茫。
散作长波涾?杳,不知其几千万里,荡摇大地天为盲。
有时飓母胎长长鲸怒,星眸电齿云车雷鼓风轮森开张。
尘沙飞扬人鬼哭,往往白昼惨冽如幽荒。
往时读海赋,犹疑近荒唐。
朅来鹭门一怅望,大叫绝奇狂夫狂。
柁楼打鼓长鱼立,船头挂席西风凉。
是时郁仪忽走匿,但见天光水色一气摩硠硠。
大嶝路最近,小憩古禅房。
彼岸倏不见,一叶随波扬。
南人自誇乘船惯,不比坐马颠踣难收缰。
岂知波恬风静浪息时,起势一落犹有千丈强。
长吉心肝尽呕出,但无好句归锦囊。
忽然桃浪暖,红影落星光。
须臾墨云捲,四顾失青苍。
出海与亚班,神色俱仓皇。
飞身上桅杪,指南凭针芒。
谓言渡海此最险,呵㗵下有蛟鼍藏。
去年太守误落漈,鹬如飞凫失侣天外周翱翔。
今年将军复遭毒,有如曹兵百万赤壁遇周郎。
罗经巽己偶错位,北去弱水东扶桑。
我闻此语了无怖,俗子所见皆秕糠。
男儿桑弧悬矢志四方,径须腰悬斗印提干将。
出入玉门赴沙场,直探虎穴扫欃枪。
名勒钟鼎勋旂常,回手抉汉分天章。
不然翻身跳出尘坱外,跨鳌骑鹤骖鸾凰。
朝游碧落暮沧溟,须弥大界随相羊。
谁能瑟瑟缩缩如寒螀。
坐令颜鬓凋秋霜。
况闻蓬莱方丈咫尺尘隔断,世乏仙骨谁梯航。
因风误到更可喜,底用祸福先周详。
台阳一番岛,宛在水中央。
古称毗舍耶,或云婆娑洋。
自从归入版图后,穿胸儋耳咸循良。
我来衔命持羽节,要将帝德勤宣扬。
兼恐奇才遗海外,一一搜采贡明堂。
水程志更更十一,蠡窥管测毕竟绳尺难参量。
何奇不有怪不储,且复耳目恣探详。
兹游之奇平生冠,东坡快事吾能偿。
舟师喘定笑绝倒,喜色转露眉间黄。
天鸡一声晓色白,百怪照影争逃亡。
不见澎湖见飞鸟,鸟飞多处山云长。
三十六岛郁相望,渔庄蟹舍纷低昂。
收篷暂寄泊,呼童满引觞。
尔雅颓然不知身与世,恍忽栩栩瞬息历九州遍八极,徜徉于无何有之乡。

查看原文

注释

【钟鼎】1.钟和鼎。 2.喻富贵荣华。 3.指钟鼎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名】

名【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註》名謂尊職貢之名號。

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註》功也。

《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爾雅·釋訓》目上爲名。《註》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註》免星有七名。

《張耳傳》亾命遊外黃。《註》脫名逃籍也。

《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叶彌延切,音綿。《道藏歌》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叶莫陽切,音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叶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勒】

勒【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楞入聲。《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玉篇》馬鑣銜也。《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

《增韻》抑也。《玉篇》抑,勒也。

刻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

《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

【钟】

鐘【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說文》樂鐘也。《廣韻》世本曰:垂作鐘。《釋名》鐘,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詩·周南》鐘鼓樂之。

《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互詳前鍾字註。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註》夫鐘,郕地。

山名。《廣輿記》鐘山屬金陵。《集韻》或作銿。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勋】

勛【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說文》《廣韻》古文勳字。註見十四畫。

【旂】

旂【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說文》旗有衆鈴以令衆也。《爾雅·釋天》有鈴曰旂。《註》縣鈴于竿頭,畫交龍於旒。《釋名》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爲之,無文彩。諸侯所建也。《詩·小雅》旂旐央央。《周禮·春官·司常》交龍爲旂。《禮·明堂位》有虞氏之旂。

《唐韻正》古音芹,《說文》旂从㫃,斤聲。徐鍇繫傳曰:斤祈近似聲,韻家所以言傍紐也。○按《詩》魯頌,薄采其芹,言觀其旂。《小雅》夜鄕晨,庭燎有煇,言觀其旂。以《說文》斤聲考之,則旂本有斤音。非旁紐也。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相关诗句
徜徉于无何有之乡 恍忽栩栩瞬息历九州遍八极 尔雅颓然不知身与世 呼童满引觞 收篷暂寄泊 渔庄蟹舍纷低昂 三十六岛郁相望 鸟飞多处山云长 不见澎湖见飞鸟 百怪照影争逃亡 天鸡一声晓色白 喜色转露眉间黄 舟师喘定笑绝倒 东坡快事吾能偿 兹游之奇平生冠 且复耳目恣探详 何奇不有怪不储 蠡窥管测毕竟绳尺难参量 水程志更更十一 一一搜采贡明堂 兼恐奇才遗海外 要将帝德勤宣扬 我来衔命持羽节 穿胸儋耳咸循良 自从归入版图后 或云婆娑洋 古称毗舍耶 宛在水中央 台阳一番岛 底用祸福先周详 因风误到更可喜 世乏仙骨谁梯航 况闻蓬莱方丈咫尺尘隔断 坐令颜鬓凋秋霜 谁能瑟瑟缩缩如寒螀 须弥大界随相羊 朝游碧落暮沧溟 跨鳌骑鹤骖鸾凰 不然翻身跳出尘坱外 回手抉汉分天章 名勒钟鼎勋旂常 直探虎穴扫欃枪 出入玉门赴沙场 径须腰悬斗印提干将 男儿桑弧悬矢志四方 俗子所见皆秕糠 我闻此语了无怖 北去弱水东扶桑 罗经巽己偶错位 有如曹兵百万赤壁遇周郎 今年将军复遭毒 鹬如飞凫失侣天外周翱翔 去年太守误落漈 呵㗵下有蛟鼍藏 谓言渡海此最险 指南凭针芒 飞身上桅杪 神色俱仓皇 出海与亚班 四顾失青苍 须臾墨云捲 红影落星光 忽然桃浪暖 但无好句归锦囊 长吉心肝尽呕出 起势一落犹有千丈强 岂知波恬风静浪息时 不比坐马颠踣难收缰 南人自誇乘船惯 一叶随波扬 彼岸倏不见 小憩古禅房 大嶝路最近 但见天光水色一气摩硠硠 是时郁仪忽走匿 船头挂席西风凉 柁楼打鼓长鱼立 大叫绝奇狂夫狂 朅来鹭门一怅望 犹疑近荒唐 往时读海赋 往往白昼惨冽如幽荒 尘沙飞扬人鬼哭 星眸电齿云车雷鼓风轮森开张 有时飓母胎长长鲸怒 荡摇大地天为盲 不知其几千万里 散作长波涾?杳 元气泄混茫 娲皇断鳌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