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势淜湃

出自:清代·金志章《登六和塔》

拼音:[cháo][tóu,tou][shì][píng,péng][pài]

平仄:平平仄平仄

浮图凌虚空,直上破青霭。
创建开宝初,屹峙吴越界。
厚蟠苍山根,高出飞鸟外。
我来试登攀,耳目为一快。
初恍穿沈冥,稍进离昏昧。
盘回讶螺旋,扪摸駴神怪。
逾时至绝顶,遂与日月会。
连山俯培塿,长江绕衣带。
海门列其东,潮头势淜湃
会稽青嵯峨,隔岸如点黛。
风帆与沙鸟,一一类浮芥。
回观壁间书,劫火烧不坏。
乃知象教雄,愈信佛力大。
贾勇既忘疲,登危亦知戒。

查看原文

注释

【潮头】潮水的浪峰。
【头势】1.情势,形势。 2.气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潮】

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馳遙切,音晁。《說文》水朝宗於海。《王充·論衡》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而爲潮。《初學記》水朝夕而至曰潮。《皇極經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隨月消長,早曰潮,晚曰汐。

州名。《廣輿記》本南海揭陽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陽,明爲潮州府。

伺潮,雞名。《述異記》伺潮雞,潮水上則鳴。

望潮,魚名,出台州臨海縣。《說文》本作。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势】

勢【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淜】

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披冰切,音砰。淜滂,水聲。一曰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玉篇》古文馮字。註詳冫部十畫。

【湃】

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怖拜切,音浿。《玉篇》澎湃,水勢。《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註》澎湃,波相戾也。

《集韻》步拜切,音憊。義同。《集韻》或作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