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优于借籽粱

出自:清代·周凯《再答蔡生》

拼音:[fǔ][xù][yōu][yú][jiè][zǐ][liá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蔡生满腹怀琳琅,入门意气何飞飏。
手出馈遗不敢当,又作长歌气沛滂。
前幅大半多揄扬,阐发天人明灾祥。
中言次贫亦可伤,愿借帑库资糇粮。
九秋岁熟相归偿,普济两月云何妨。
后幅硁硁议社仓,转输欲与常平相。
读书致用贵通方,蔡生出之言则臧。
止令少安毋仓皇。
蔡生听我言,我言亦孔长。
国家荒政在救荒,酌济民食疗死亡,非饱尔欲充尔肠。
抚恤优于借籽粱,圣恩何啻十倍强。
八分之灾明且彰,一月两月费评量。
极贫乃是民孱尪,废疾孤独鳏与孀。
次贫乃是贫之常,尚堪力作糊羹汤。
况今春和百物昌,台厦贾舶来连樯。
海中可以捕鱆鳇,海边可以摸螺螃。
海上可以耕山冈,海口可以肩筐箱。
各力尔力忘尔忙,转瞬芃芃禾黍香。
生欲彼此无低昂,无乃于理有未详。
澎湖厅库无多藏,去岁借贷已罄筐。
贮有兵饷不敢商,若动台库费周章。
大海风波嗟茫茫,来无时兮空怅望。
统计极贫次贫大小户口三万三千郎,今有十万薯丝来海航,岂犹不足餍秕糠。
且也澎湖斥卤乡,秋收虽卜庆丰穰,凶荒之后力不遑。
义仓借钱谁敢攘,岁供积欠敢不蘉。
生欲思尔梓与桑,未计尔后愁空囊。
纵然医得眼前疮,他时挖肉心怯恇。
我心忖度目岂盲,非为茧丝为保障,官敢自外非台阳。
社仓之法法本良。
义与义仓同备防,听民乐岁自输将。
出陈易新官主张,仓正仓副同劻勷,不假胥隶饱贪狼。
尔诗为民请发棠,欲拨常平相扶匡。
试取原书重开眶,理有小异分毫芒。
行当大吏白封疆,仓储为尔谋安康,奏章上达报天阊。
蔡生听之休伥伥,儒生论事贵絜纲。
归告尔民无徬徨,方今圣世恩汪洋。

查看原文

注释

【抚恤】(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抚】

抚【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撫字。(撫)〔古文〕音捬。《說文》安也。《增韻》慰勉也。《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註》撫猶有也。《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說文》一曰循也。《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廣韻》持也。

按也。《禮·曲禮》君撫僕之手。《又》客跪撫席而辭。《疏》以手按止之也。《又》國君撫式。《註》撫,猶據也。

拍也。《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揚子·方言》拊撫,疾也。《郭璞註》謂急疾也。

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集韻》蒙逋切。與摹同。《韻會》通作拊。

【恤】

恤【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亂。皆訓憂也。

收也,賑也。《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恤,振憂貧者。《通論》振貧老曰恤。

《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相憂曰恤。《周禮·地官》八。《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恤恤,憂患貌。《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作卹。《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註》恤,亦作卹。《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凶荒。《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姓。晉大夫恤由。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优】

优【補遺·子集】【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五穀精,如人髮白也。(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爾雅·釋訓》優優,和也。《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優游,和柔也。《詩·大雅》優游爾休矣。

《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傳》渥也。《箋》寬也。

《說文》饒也。

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

有餘力也。《論語》仕而優則學。

勝也,對劣之稱。

《小爾雅》優,多也。

《正韻》調戲也。《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伊優,屈曲佞媚貌。

倡優。《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正義》優者,戲名也。《晉語》有優施。《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姓。

《集韻》烏侯切,音謳。《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

通作要,平聲。《禮·深衣》要縫半下。《鄭註》要或爲優。

【于】

于【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

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

《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

《聘禮》賄在聘于賄。《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

《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鐘兩口之閒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註》大掖衣也。

《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草名。《爾雅·釋草》茜,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木名。《爾雅·釋木》棧木,于木。《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

淳于,宣于,鮮于,多于,于,皆複姓。

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助語辭。《詩·召南》于沼于沚。《朱傳》于,於也。《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詩·周南》于嗟麟兮。

【借】

借【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

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

與藉耤通。

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隸省作借,別作徣。

【籽】

籽【備考·未集】【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龍龕》音子。

【粱】

粱【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梁。《說文》米名也。《篇海》似粟而大,有黃靑白三種,又有赤黑色者。《韻會小補》粱,粟類,米之善者,五穀之長,今人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少也。《爾雅·釋草註》虋,赤粱粟。芑,白粱粟。《周禮·天官》犬宜粱。《疏》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故云犬宜粱。《廣志》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本草》白粱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有襄陽竹根者最佳。黃粱出靑、冀。《杜甫·贈衞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閒黃粱。《註》《本草》香美逾諸粱,俗呼竹根黃。

莠類曰粱。《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疏》稂,一名童粱。《集韻》或作梁。

相关诗句
方今圣世恩汪洋 归告尔民无徬徨 儒生论事贵絜纲 蔡生听之休伥伥 奏章上达报天阊 仓储为尔谋安康 行当大吏白封疆 理有小异分毫芒 试取原书重开眶 欲拨常平相扶匡 尔诗为民请发棠 不假胥隶饱贪狼 仓正仓副同劻勷 出陈易新官主张 听民乐岁自输将 义与义仓同备防 社仓之法法本良 官敢自外非台阳 非为茧丝为保障 我心忖度目岂盲 他时挖肉心怯恇 纵然医得眼前疮 未计尔后愁空囊 生欲思尔梓与桑 岁供积欠敢不蘉 义仓借钱谁敢攘 凶荒之后力不遑 秋收虽卜庆丰穰 且也澎湖斥卤乡 岂犹不足餍秕糠 今有十万薯丝来海航 统计极贫次贫大小户口三万三千郎 来无时兮空怅望 大海风波嗟茫茫 若动台库费周章 贮有兵饷不敢商 去岁借贷已罄筐 澎湖厅库无多藏 无乃于理有未详 生欲彼此无低昂 转瞬芃芃禾黍香 各力尔力忘尔忙 海口可以肩筐箱 海上可以耕山冈 海边可以摸螺螃 海中可以捕鱆鳇 台厦贾舶来连樯 况今春和百物昌 尚堪力作糊羹汤 次贫乃是贫之常 废疾孤独鳏与孀 极贫乃是民孱尪 一月两月费评量 八分之灾明且彰 圣恩何啻十倍强 抚恤优于借籽粱 非饱尔欲充尔肠 酌济民食疗死亡 国家荒政在救荒 我言亦孔长 蔡生听我言 止令少安毋仓皇 蔡生出之言则臧 读书致用贵通方 转输欲与常平相 后幅硁硁议社仓 普济两月云何妨 九秋岁熟相归偿 愿借帑库资糇粮 中言次贫亦可伤 阐发天人明灾祥 前幅大半多揄扬 又作长歌气沛滂 手出馈遗不敢当 入门意气何飞飏 蔡生满腹怀琳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