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肯似脂韦软

出自:明代·李贤(原德《再和谩书韵 其三》

拼音:[lì][xīn][kěn][sì,shì][zhī][wéi][ruǎ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要路争趋气势炎,独凭书几静钩帘。
疏慵不较人情暖,淡薄非憎世味甜。
兴趣知浓尘外梦,形容看老镜中髯。
立心肯似脂韦软,龟策何劳郑尹占。

查看原文

注释

【立心】1.下决心。 2.存心;故意。 3.树立准则。 4.立意;立论。
【心肯】心里同意;许可。
【脂韦】油脂和软皮。《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立】

立【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

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

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

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存立也。《論語》己欲立而立人。

速意也。《史記·平原君傳》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直起也。《前漢·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

《杜甫·朝獻太淸宮賦》四海之水皆立。《張翥詩》蝃蝀下飮湖水立。

《趙孟頫詩》驥聞秋風雙耳立。

赤立。《宋史·喬行傳》百姓多垂罄之寶,州縣多赤立之帑。

闕立。《張衡·週天大象賦》闕立擬乎兩觀,水府司乎百川。

立政,尚書篇名,周公作。

車名。《後漢·輿服志》有立車。

與粒通。《詩·周頌》立我烝民。《箋》立,當作粒。

姓。漢有賢人立如子,唐有長興令立述。

于貴切。同位。《石經春秋》公卽位,作公卽立。《周禮·春官》小宗伯掌神位。《註》故書位作立。鄭司農云:古者立位同字。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肯】

肯【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韻》或作肎肻。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脂】

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音祗。《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詩·衞風》膚如凝脂。《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博雅》人二月而脂。《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以喻榮祿也。《揚子·太經》出泥入脂。《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用以利物曰脂。《詩·衞風》載脂載舝。《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鳥名。《爾雅·釋鳥》桑扈,竊脂。《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草名。《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

五靈脂。

補骨脂。

《五音集韻》水名。

姓。《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韦】

韋【戌集中】【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幃。《說文》相背也。从舛口聲。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廣韻》柔皮。《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疏》乗韋,四韋也。《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註》韋弁,韎韋之弁。《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國名。《詩·商頌》韋顧旣伐。《箋》韋,豕韋,彭姓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註》豕韋,國名。《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豨韋氏,古帝王號。《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姓。《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通圍。《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集韻》胡隈切,音徊。本作回。詳囗部回字註。

【软】

軟【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俗輭字。詳後輭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