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流毒深

出自:明代·李贤(原德《和陶诗 桃花源》

拼音:[zǔ][lóng][liú][dú,dài][shēn]

平仄:仄平平平平

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
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
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
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
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
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
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
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
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
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
草木递荣枯,因之验时岁。
禽鸟声相和,猿狖性多慧。
当时商山隐,同此远尘界。
仙源不易寻,白云重遮蔽。
渔郎独何幸,能造尘境外。
再访不可得,徒此感神契。

查看原文

注释

【祖龙】1.指秦始皇。 2.借指其他帝王。
【流毒】1.毒害流传:~四方ㄧ~无穷。 2.流传的毒害:肃清~ㄧ封建礼教的~,千百年来不知戕害了多少青年男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祖】

祖【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組。《玉篇》父之父也。

先祖,始祖,通謂之祖。《詩·小雅》似續妣祖。《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

《說文》始廟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廣韻》始也,上也,本也。《禮·中庸》祖述堯舜。《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前漢·食貨志》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

法也。《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習也。《魯語》祖識地德。

祭道神曰祖。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祖者,徂也。《詩·大雅》仲山甫出祖。《註》祖,將行犯軷之祭也。《左傳·昭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姓。祖已之後,出范陽。

《集韻》咨邪切,音。《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厲縣。

神名。《山海經》祖狀之尸。《註》音如柤棃之柤。

叶阻渚切,音樹。《張衡·東京賦》敺以就役,惟力是視。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毒】

毒【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徒沃切,音碡。《博雅》惡也。一曰害也。《書·盤庚》惟汝自生毒。《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

深害曰漸毒。《莊子·胠篋篇》漸毒頡滑。

痛也,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後漢·蘇章傳》分骸斷首,以毒生者。《註》毒,苦也。

恨也。《馮衍·顯志賦》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註》毒,恨也。《後漢·袁紹傳》令人憤毒。

藥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註》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

《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魚毒,木名。見《爾雅·釋木》。《急就篇》註云:芫華,一名魚毒。漁者投之水中,魚卽死而浮出,故以爲名。芫,或作杬。

雞毒,烏頭別名。《淮南子·主術訓》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良醫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狗毒、繩毒,俱草名,見《爾雅·釋草》疏。

置毒於物曰毒。《左傳·襄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

治也。《易·師卦》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註》王云:毒,役也。馬云:治也。《莊子·人閒世》無門無毒。《註》毒,亦訓治。

同育,亭育化育之意。《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質。毒,徒篤反。今作育。《唐代宗詔書》中孚及物,亭育爲心。《張說·撰姚崇》亭育之功成。皆以亭毒爲亭育。古毒育者義通。

《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篤。身毒,西域國名。在大夏東南。一名捐毒,又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竺音。《山海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天毒,其人水居。《郭璞註》天毒,卽天竺國。

《集韻》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同瑇。瑇瑁也。亦作毒冒。《前漢·地理志》多犀象毒冒。《註》師古曰:毒,音代。冒,莫內反。通作玳瑇。

叶昌石切,音尺。《曹植·思歸賦》何曾雲之沈結兮,悼太陽之潛匿。雨淋涔而絫注兮,心憤悁以悽毒。《說文》省屮,从作毒。

【深】

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