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耒身已践

出自:明代·李贤(原德《和陶诗 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

拼音:[bǐng][lěi][shēn][yǐ][ji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

古来耕耨劳,秉耒身已践
四体良亦劬,岁歉饥不免。
沮溺今安在,怀贤兴何缅。
我咏豳风篇,预立斯为善。
允矣人事勤,勿云天道远。
所以避世心,长往竟不返。
有酒斟酌之,此兴良不浅。

查看原文

注释

【秉耒】执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秉】

秉【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从殳。

【耒】

耒【未集中】【耒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作耒㭒以振民也。《古史考》神農作耒。《易·繫辭》揉木爲耒。《禮·月令》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車人爲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註》耒謂耕耒,庛謂耒下岐。

水名。《水經》耒水,出桂陽柳縣南山。

《集韻》魯猥切,音磊。

魯水切,音壘。義同。

《集韻》倫追切,音纍。果實垂貌。一曰耕多草。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践】

踐【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才線切,音賤。《說文》履也。《禮·曲禮》修身踐言。《註》踐,履也。

《博雅》也。《尚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釋文》踐,藉也。

《玉篇》行也。《類篇》列也。《詩·豳風》籩豆有踐。《傳》行列貌。

《廣韻》蹋踐。《禮·曲禮》毋踐屨。《疏》踐,蹋也。

《釋名》踐,殘也。使殘壞也。

《廣韻》慈演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演切,音餞。義同。

與善同。《禮·曲禮》日而行事,則必踐之。《註》踐,讀曰善。《疏》踐,善也。言卜得吉而行事,必善也。

與翦通。《周禮·天官·甸師註》不踐其類也。《釋文》音翦。○按《禮記·文王世子》今作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