隤然罕所虑

出自:明代·高攀龙《湖上》

拼音:[tuí][rán][hǎn][suǒ][lǜ]

平仄:平平仄仄仄

道人不识忧,隤然罕所虑
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
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
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
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
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
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
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
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
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
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查看原文

字义

【隤】

隤【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前漢·食貨志》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註》隤謂下之也。

《蘇武傳》士衆滅兮名已隤。

《揚雄·河東賦》發祥隤祉。《註》隤,降也。

《詩·周南》我馬虺隤。亦作穨。《爾雅·釋詁》虺穨,病也。

《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崔隤。《註》崔隤猶言蹉也。

《易·繫辭》夫坤隤然,示人矣。《註》隤,柔貌。

《禮·曲禮》凡遺人弓者。《註》弓有往來體,皆欲令其下曲,隤然順也。《釋文》隤,本又作頹。《禮·檀弓》頹乎其順也。

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隤。《註》在修武縣北。《後漢·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有隤城。

《左傳·成十六年》公出于壞隤。《註》魯邑。

《韻會小補》湯過切,音惰。通作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則必穨爾如委矣。《釋文》穨,如字,李讀湯過反。《玉篇》或作頹墤。《篇海》本作。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罕】

罕【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音暵。《五經文字》䍐,經典相承。隷省作罕。《爾雅·釋詁》希寡鮮,罕也。《註》罕亦希也。《詩·鄭風》叔發罕忌。《禮·少儀》罕見曰聞名。

《玉篇》旌旗也。《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先驅。《註》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流雲罕。東京賦曰:雲罕九旒。

《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爲邊兵,主弋獵。《註》畢八星曰罕車。

《廣韻》鳥網。《後漢·馬融傳》罕罔合部。《註》罕亦罔也。

《廣韻》兔罟也。

率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圍枹罕。《註》師古曰:枹罕,金城之縣也。

姓。《廣韻》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爲氏,代爲卿大夫。

羌複姓有罕井氏。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虑】

虑【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房七切。愁貌。(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良據切,音鑢。《說文》謀思也。从思,虍聲。思有所圖曰慮,慮,猶縷也。《增韻》憂也,疑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註》欲其謹思之也。《大學》安而后能慮。《朱註》謂處事精詳。

度也。《揚子·太經》立督慮也。《註》督,正也。慮,度也。運以正度也。

總計曰亡慮。《前漢·書註》舉凡之辭,言不待計慮而知其大凡也。

軍前所持幡曰慮無。《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慮有無也。《正義》明爲思慮其所無之事,使知而爲之備也。

《釋名》慮,旅也,旅,衆也。《易·繫辭》一致而百慮。《註》慮及衆物,以一定之也。

姓。《左傳》南蒯臣慮癸。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正韻》思慮也。《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以天爲蓋,以地爲輿。

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也。

地名。隆慮,在河內。無慮,在遼東。取慮,在臨淮。且慮,在遼西。昌慮,在海東。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

《古今字考》兩舉切,音呂。《箕山歌》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閒,何所却慮。

《正字通》盧谷切,音錄。《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獄詳,凡繫囚,五日一慮。《前漢·雋不疑傳》每行縣,錄囚徒還。《師古註》錄囚,今云慮囚,本錄聲之去者耳。近俗不曉其意,訛爲思慮之慮,失其源矣。◎按師古此言近於識字,而實未通韻。惟未通韻,亦未爲識字之源也。蓋每字原具四聲,如慮字從平聲起韻,閭呂慮錄,則閭字爲慮字之平,呂字爲慮字之上,錄字爲慮字之入也。慮本訓謀思,然兼有詳審之義,故漢書錄囚亦卽慮囚也。慮字原具入聲,有錄音,豈必專屬去聲,爲得字之源乎。

叶郞古切,音魯。《楚辭·九章》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芳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〇按本从思,《說文》玉篇都入思部。字彙倂入心部,取其便考。(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