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隆虫虫戌连酉

出自:明代·毕自严《送苏直指云浦由三晋移节濩泽》

拼音:[yùn][lóng][chóng][chóng][xū][lián][yǒu]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往岁晋国逢阳九,蕴隆虫虫戌连酉
蹲鸱乌昧何处寻,壑转老羸壮者走。
柱后惠文此时虚,萑苻潢池啸聚有。
弹压咸思暴胜之,绣衣持斧频回首。
有命一朝畀苏天,孺文风采已先传。
国人望君如望岁,蚤见河汾春色妍。
累疏乞休休未得,幡然受赠绕朝鞭。
西来马首澄清始,惠露仁风溥大千。
乱民乱绳理不急,卖剑买牛旋自戢。
去甚亡何害马驱,劳来未久蜚鸿集。
得情惟念孑遗馀,谳狱每为累囚泣。
一意平反挽太和,雨旸时若蒸民粒。
鼠牙雀角牵姝嫠,大书严禁示转移。
头会茧丝清解绶,根株薤本拔褰帷。
撤除驺从乘传日,大简车徒阅塞时。
数年官事浃旬了,到处登临有所思。
风味眉山自潇洒,情澜性海何如者。
文章三昧属家传,游戏霜毫总大雅。
怪底风霾撼并州,离思歘忽嘶骢马。
浮云聚散公不惊,满腔温厚凭诗写。
天王原不负直臣,豸绣如故金紫新。
热闹场中谁是主,繁华梦里未为真。
读公新诗见公意,片语咽喉每逡巡。
只今典刑将渐远,临岐那不泪沾巾。

查看原文

注释

【虫虫】灼热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蕴】

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音縕。《玉篇》積也,聚也,蓄也。《詩·大雅》蘊隆蟲蟲。

《檜風》我心蘊結。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聚草以蘊火。

《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

《韻會》與怨通。《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

與宛通。《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

與縕通。《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

《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註》言蘊淪。

讀入聲。《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註》於積反。

《集韻》烏昆切,音溫。《揚子·方言》饒也。

【隆】

隆【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癃。《說文》豐大也。

《玉篇》中央高也。《爾雅·釋山》宛中隆。《疏》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

《戰國策》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與窿通。《正韻》穹窿,天勢。本作隆。《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

《玉篇》盛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史記·封禪書》文王攺制,爰周郅隆。《前漢·武帝紀》迫隆冬至。《註》隆冬,猶言盛冬也。

《禮·祭義》頒禽隆諸長者。《註》隆,猶多也。

《荀子·致士篇》君者,國之隆也。《註》隆,猶尊也。《史記·平準書》方隆貴用事。

《前漢·王莽傳》臣莽夙夜隆就孺子。《註》隆,長也。言成就之,使其長大也。

厚也。《後漢·皇后傳》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

《前漢·五行志》沛城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

地名。《史記·晉世家》齊伐魯,取隆。《註》隆,卽龍也。魯地有隆山。

州名。後周陵州,宋升隆州。

豐隆,雷師。《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宓妃之所在。《正韻》靊霳,本作豐隆。

與南通。《淮南子·俶眞訓》終南作終隆。

叶盧王切,音郞。《道藏歌》但聞仙道貴,不聞鬼道隆。謠歌參天氣,賈生元正章。

叶閭承切,音棱。《陸雲·贈孫世顯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隆。雲根可棲,樂此隈岑。

【虫】

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許偉切《集韻》詡鬼切,音种。《說文》从三虫,象形。凡蟲之屬皆从蟲。《大戴禮》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外骨內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胷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爲雕琢。《大戴禮》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化也。《荀子·勸學篇》肉腐出蟲。

《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桃蟲,鳥名。《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地名。《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蒼雅蟲篆。

姓。《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集韻》徒冬切,音彤。《爾雅·釋訓》爞爞,薰也。爞或作蟲。《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韻會》俗作虫,非。(蟲)

【戌】

戌【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音恤。九月辰名也。《說文》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从戊含一。《前漢·律歷志》畢入於戌。《爾雅·釋天》歲在戌曰閹茂。

【连】

連【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漣。《說文》員連也。《玉篇》合也,及也。《廣韻》續也,還也。《集韻》屬也。《正韻》接也。《詩·大雅》執訊連連。《朱傳》屬續貌。《禮·王制》十國爲連,連有帥。《齊語》四里爲連,十連爲鄕。《後漢·韓康傳》連徵不至。

姻親爲連。《史記·尉佗傳》及蒼梧秦王有連。《註》有連者,連姻也。

黏鳥曰連。《淮南子·覽㝠訓》連鳥于百仞之上。

連尹、連敖,皆楚官名。《左傳·襄十五年》屈蕩爲連尹。《史記·淮隂侯傳連敖註》楚司馬官也。

連山,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其卦以純艮爲首,山上山下,是名連山。

鉛之未鍊者曰連。《史記·貨殖傳》長沙出連錫。

祈連,山名。《前漢·霍去病傳》出北地,至祈連山。《註》卽天山也。

《韻會》州名。漢屬桂陽郡,隋置連州。

姓。《左傳·莊八年》齊有連稱。

《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斂。難也。《易·蹇卦》往蹇來連。《註》連,亦難也。

遲久之意。

《集韻》連彥切,音摙。《禮·玉藻》連用湯。《註》連,猶釋也。以湯洗足垢,乾潔其體也。

《集韻》郞旰切,音爛。連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連石。

叶離珍切,音鄰。《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泯音民。

【酉】

酉【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丣《廣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音牖。《說文》就也。八月黍成,可爲酎酒。《徐曰》就,成熟也。戼爲春門,萬物已出。酉爲秋門,萬物已入。一,閉門象也。《廣韻》飽也,老也。《爾雅·釋天》太歲在酉曰作噩。《史記·律書》八月也。律中南呂,其於十二子爲酉。酉者,萬物之老也。《淮南子·天文訓》指酉。酉者,飽也。律受南呂。

《時則訓》仲秋之月,招搖指酉。《釋名》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於《易》爲兌。

大酉、小酉,山名。在辰州沅陵。相傳石穴中有書千卷。

水名。《後漢·郡國志》武陵郡酉陽縣,酉水所出,東入湘。

《字彙補》五酉,怪名,孔子在所見也。見《衝波集》。

姓。《正字通》魏有酉牧。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