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匿破笥中

出自:近现代·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三集诗 其一》

拼音:[tún][nì][pò][sì][zhōng,zhòng]

平仄:平仄仄仄平

邻家有老妪,孓燃一孤身。
谁为慰孤寂,一匹白鼻豚。
夜宿妪床下,昼眠妪脚根。
晴日访友去,蹒跚到前村。
老妪一声哨,踊跃返柴门。
会意远胜狗,解语近似人。
有时坐妪膝,如祖抱幼孙。
哈哈复哮哮,宛如叙天伦。
秋旱直到冬,是年逢岁凶。
老妪生计拙,箪飘屡屡空。
地主索租税,一刻缓不容。
老妪无奈何,卖豚与富翁。
富翁来牵豚,豚匿破笥中
老妪仰天哭,涕泪流满胸。
邻人皆心酸,富翁耳若聋。
麻绳索豚颈,牵之过桥东。

查看原文

字义

【豚】

豚【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徒䰟切《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說文》小豕也。《小爾雅》豬子曰豚。《易·中孚》豚魚吉。《孔疏》豚,獸之微賤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周禮·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地名。《左傳·定六年》公侵鄭,往不假道于衞。及還,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水名。《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姓。《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河豚,魚名。與魨同。《博雅》鯸䱌,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廣韻》或作㹠。《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晉書·謝混傳》每得一㹠,以爲珍膳。《音義》㹠,卽豚字。

《集韻》通作肫。《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書作蜀。《釋文》作豚。

書作。《釋文》作豚。

《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上聲。

《集韻》或作腯。《禮·曲禮》豚曰腯肥。《釋文》腯亦作豚。

《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

【匿】

匿【子集下】【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㥾。《說文》亡也。从匸,若聲。《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廣韻》藏也,亡也,隱也。《史記·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曹參傳》見人有細過,專務揜匿覆蓋之。《灌夫傳》廼匿其家。《註》師古曰:匿,避也。

《玉篇》隂姦也。

《前漢·蘇武傳》賜武服匿。《註》孟康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集韻》惕得切,音忒。朔而見月東方,曰側匿。

【破】

破【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笥】

笥【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伺。《說文》飯及衣之器也。《書·說命》惟衣裳在笥。《禮·曲禮》苞苴簞笥。《註》圓曰簞,方曰笥。《儀禮·大射儀》小射正奉,決拾以笥。《註》笥,萑葦器。

山名。《水經注》屈潭之左有玉笥山。

《集韻》新兹切,音思。想止切,音枲。義同。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