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报知己

出自:清代·吴性诚《初到澎湖歌》

拼音:[hé,hē,hè][yǐ][bào][zhī,zhì][jǐ]

平仄:平仄仄平仄

新秋来澎岛,风挂紫澜旌。
又击中流楫,孤帆一叶轻。
天际微云抹,列屿睹峥嵘。
莲花开瓣瓣,形势极纵横。
三十有六岛,荷盖田田擎。
又如排衙状,拱卫自天成。
民贫缘土瘠,凋攰每呼庚。
昔时人古朴,无怀葛天并。
祗今渐偷薄,诪张幻蚩狞。
砂碛鲜稻麦,粱粟种高坪。
秋肥蒜脑薯,饔飧啜其羹。
花无好桃李,草无香杜蘅。
珍罕荔杏果,谁识橘与橙。
不闻云叫雁,不见柳藏莺。
衔泥渺紫燕,布谷绝鸧鹒。
所产惟白鸠,雪羽照霜翃。
四面枕浩瀚,波涛淜湃声。
人家田是海,缯网夕阳桁。
蟳蠘鲎海月,琐管螺蛤蛏。
瑶柱西施舌,鲑菜几案呈。
龙肠龙虱类,水族万千萦。
男女竞采捕,鲜薧供饪烹。
乾坤浮烟雾,日月失阴晴。
台飓巽二烈,昼夜雷轰轰。
天鼓挟鼍吼,魂梦骇怦怦。
怒潮掀白马,地轴翻鳌鲸。
舟帆来往断,缓急阻水程。
忽然霏卤霰,海雨洒低薨。
沾衣黴黕黮,嘉种萎叶茎。
风土殊恶劣,士女半伧儜。
四宅既已隩,抚字慎权衡。
强宗思拔薤,芟刬搜棘荆。
鞭蒲戒微眚,教勉先父兄。
颠连岂隔膜,痛痒切孩婴。
东南雄锁钥,半壁天外撑。
萑苻防恣肆,重镇卫以兵。
楼船频下濑,不坐细柳营。
朝廷设文武,部署规模宏。
所贵冰渊懔,夙夜惟励精。
敢恋黄紬被,放衙动讥评。
代庖笑越俎,缇油荷宠荣。
别乘传车至,儿童竹马迎。
何以报知己,何以慰苍生。
不网珊瑚树,休贪金满籯。
喜逢秋正熟,蔀屋乐丰荣。
公堂跻朋酒,蔼蔼纷兕觥。
狂澜回砥柱,波不扬匉訇。
苍茫云水阔,无复哀鸿鸣。

查看原文

注释

【何以】1.〈书〉用什么:~教我丨~为生。 2.为什么:既经说定,~变卦?
【报知】犹禀告,告知。
【知己】1.非常了解自己并情谊深切:知己话|士为知己者死。 2.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报】

報【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保去聲。復也,酬也,答也。《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禮·郊特牲》報本反始。《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史記·范睢傳》睚睚之怨必報。

告也。《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

猶合也。《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

論囚曰報。《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

下婬上曰報。《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嬀。《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

與赴通。《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虞以安神,不可緩也。本作。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己】

己【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紀。《廣韻》身也。《韻會》對物而言曰彼己。《書·大禹謨》舍己從人。《禮·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韻會》私也。《論語》克己復禮。

《釋名》紀也。《詩·小雅》式夷式己。《箋》爲政當用平正之人,用能紀理其事也。

日名。《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禮·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註》己之爲言起也。

官名。《後漢·西域傳》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註》戊己中央,鎭覆四方。

開渠播種,以爲厭勝,故稱戊己焉。

《集韻》口已切,音起。姓也。《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箋》顧昆吾,皆己姓也。

相关诗句
无复哀鸿鸣 苍茫云水阔 波不扬匉訇 狂澜回砥柱 蔼蔼纷兕觥 公堂跻朋酒 蔀屋乐丰荣 喜逢秋正熟 休贪金满籯 不网珊瑚树 何以慰苍生 何以报知己 儿童竹马迎 别乘传车至 缇油荷宠荣 代庖笑越俎 放衙动讥评 敢恋黄紬被 夙夜惟励精 所贵冰渊懔 部署规模宏 朝廷设文武 不坐细柳营 楼船频下濑 重镇卫以兵 萑苻防恣肆 半壁天外撑 东南雄锁钥 痛痒切孩婴 颠连岂隔膜 教勉先父兄 鞭蒲戒微眚 芟刬搜棘荆 强宗思拔薤 抚字慎权衡 四宅既已隩 士女半伧儜 风土殊恶劣 嘉种萎叶茎 沾衣黴黕黮 海雨洒低薨 忽然霏卤霰 缓急阻水程 舟帆来往断 地轴翻鳌鲸 怒潮掀白马 魂梦骇怦怦 天鼓挟鼍吼 昼夜雷轰轰 台飓巽二烈 日月失阴晴 乾坤浮烟雾 鲜薧供饪烹 男女竞采捕 水族万千萦 龙肠龙虱类 鲑菜几案呈 瑶柱西施舌 琐管螺蛤蛏 蟳蠘鲎海月 缯网夕阳桁 人家田是海 波涛淜湃声 四面枕浩瀚 雪羽照霜翃 所产惟白鸠 布谷绝鸧鹒 衔泥渺紫燕 不见柳藏莺 不闻云叫雁 谁识橘与橙 珍罕荔杏果 草无香杜蘅 花无好桃李 饔飧啜其羹 秋肥蒜脑薯 粱粟种高坪 砂碛鲜稻麦 诪张幻蚩狞 祗今渐偷薄 无怀葛天并 昔时人古朴 凋攰每呼庚 民贫缘土瘠 拱卫自天成 又如排衙状 荷盖田田擎 三十有六岛 形势极纵横 莲花开瓣瓣 列屿睹峥嵘 天际微云抹 孤帆一叶轻 又击中流楫 风挂紫澜旌 新秋来澎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