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珥天常晕

出自:清代·毛澄《砦居避兵杂诗 其三》

拼音:[bào][ěr][tiān][cháng][yùn,yū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冤气黑云横,苍茫七百城。
营空中夜徙,垄废去年耕。
抱珥天常晕,生毛日不明。
秋风吹木叶,送作鼓鼙声。

查看原文

注释

【抱珥】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
【天常】天的常道。常指封建的纲常伦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抱】

抱【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

《廣韻》持也。《增韻》挾也。

《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抱義而處。《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氣向日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蜺。《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與掊捊同。引取也。

《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珥】

珥【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說文》瑱也。《徐曰》瑱之狀,首直而末銳,以塞耳。《玉篇》珠在耳。《韻會》一名耳璫。《史記·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前漢·東方朔傳》迺下殿去簪珥。《註》珥,音餌。珠玉飾耳者也。

《博雅》劒珥謂之鐔。《楚辭·九歌》撫長劎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註》珥,音餌。

同咡。《淮南子·覽㝠訓·蠶咡絲而商弦絕註》咡,或作珥,弄絲于口也。

插也。《左思詩》七葉珥漢貂。《通典》漢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抱珥蜺。《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珥形點黑也。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對爲珥。

《周禮·地官·山虞》致禽而珥焉。《註》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與衈同。《周禮·春官·肆師》以歲時序其祭祀,及其祈珥。《註》珥當爲餌。鄭曰:珥,當爲衈。祈衈者,釁禮之事。

《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義同。

《集韻》如蒸切,音仍。割牲以釁也。引周禮,珥于社稷。○按《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鄭註》珥當爲衈。今从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晕】

暈【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