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壁间列素书

出自:清代·卓肇昌《古橘谣》

拼音:[bào][dú][bì][jiān,jiàn][liè][sù][shū]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
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
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
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
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
抱犊壁间列素书,欲稽叔夜辨峋嵝。
羽衣高人玉炼颜,手把珊瑚拂云麈。
赠我金瓣珠盘红,晏婴并食不欲剖。
千头木奴不记年,逾淮而北枳为乳。
金骨仙骑红尾凤,乘空回首笙箫弄。
山风缥缈剪霞绡,孤鹤咬咬寒泪冻。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查看原文

注释

【抱犊】比喻隐居。
【素书】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2.兵书名。旧题汉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老子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张商英所伪托。 3.泛指一般道书。 4.书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抱】

抱【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

《廣韻》持也。《增韻》挾也。

《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抱義而處。《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氣向日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蜺。《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與掊捊同。引取也。

《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犊】

犢【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說文》牛子也。从牛賣聲。《爾雅·釋畜》其子,犢。《禮·月令》犧牲駒犢,舉書其數。

《禮器》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

《前漢·溝洫志》河決淸河靈鳴犢口。《註》師古曰:淸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

《前漢·地理志》北海郡桑犢縣。雲中郡犢和縣。

【壁】

壁【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作。

【间】

閒【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省也。

車聲也。

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博雅》䛼也。《釋文》。

《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送也。

《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致王室。

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列】

列【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

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

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

《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

姓。《廣韻》鄭有列禦。

《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素】

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取其澤也。《九經字㨾》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

《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

《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

《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

《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

《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楚語》夫謀必素。《註》素,猶豫也。

《博雅》素,本也。

姓。《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禮·中庸》素隱行怪。《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與傃通。《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註》素、傃通,誠也。

與嗉通。《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註》索隱曰:素,嗉也。

《韻補》叶孫租切。《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同。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