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断喉珠

出自:清代·黄之隽《念奴娇·病起》

拼音:[chuàn][duàn][hóu][zhū]

平仄:仄仄平平

屏低六扇,耐朝来、惯度药炉烟影。
著背寒生帘不捲,阴雪瓦棱犹剩。
炙炭才红,呵毫未黑,懒趣唯耽静。
谁来寻伴,小窗天气初暝。
同是千里依人,柔情绕指,为惜天涯病。
流水年光如梦里,孤负灯前人醒。
串断喉珠,字消心篆,绣被多时冷。
笑拈图画,一团梅竹相映。

查看原文

字义

【串】

串【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文帝詩》長顰串翠眉。《謝惠連·秋懷詩》聊用布親串。《註》言賦詩布與親狎之人也。

《正韻》樞絹切,音釧。物相連貫也。與穿讀去聲通。穿,亦作串。《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卽貫串,言博通經傳大義也。

與通,別作賗。《文字指歸》支取貨物之契曰賗,今官司倉庫收帖曰串子。

《正韻》五換切,音玩。義同。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喉】

喉【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咽也。《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摏其喉。

《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傳》喉舌,冢宰也。

《古音餘》喉載虞韻,音胡。《集韻》或作睺。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