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砚滴

出自:清代·杨玉衔《兰陵王 寄怀许少白蓟门,依清真四声》

拼音:[yùn,yūn][yàn][dī]

平仄:平仄平

斗杓直。
斜倚长空荡碧。
燕台树、春信几番,隔岭梅花暗无色。
貂裘敝去国。
忘识。
东华旧客。
桑沧恨、追话旧游,珍托云鸿去书尺。
蛮江记萍迹。
正鸟寄回樯,鸥笑争席。
饥驱何补泉明食。
剩压袖诗重,伴装琴古,归帆风利破数驿。
怅人阻南北。
悽恻。
怨怀积。
耐烛影秋寒,花事春寂。
烟波渺渺苍无极。
况触恨杯酒,閟音亭笛。
西崦曾翠,剪赠我,晕砚滴

查看原文

注释

【砚滴】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晕】

暈【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砚】

硯【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滴】

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音的。《說文》水註也。《增韻》涓滴,水點。

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廣韻》亦作。《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