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棉屏障

出自:清代·杨玉衔《四犯剪梅花 回山息影,闭户理愁。读六禾蓼芦二词,泠然秋色动摇几案间,愈难为怀。爰依韵和之 其一 辘轳金井·芦花》

拼音:[zhuāng][mián][píng,bǐng][zhàng]

平仄:平平平仄

鲤鱼风起。
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
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
澜翻湖底。
愁鱼嚼、与红同碎。
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
诸天尘劫待洗。
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
鬓白萧疏,对江关颜悴。
伊人在水。
访生处、蒹葭乡里。
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

查看原文

注释

【屏障】1.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部队利用这一片天然屏障休整一周。 2.遮挡:燕山、西山屏障北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装】

裝【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側羊切,音莊。裝束也。

《玉篇》裹也。《前漢·陸賈傳》佗賜賈橐中裝,直千金。

《增韻》齎也。《史記·袁盎傳》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藏也。《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訴倥傯裝其懷。

《廣韻》側亮切,音壯。《吳均·贈別詩》匕首直千金,七寶雕華裝。生離何用表,賴此持相餉。《韻會》亦作。

【棉】

棉【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同。

《廣韻》木棉,樹名。《南史·高昌國傳》有草實如繭,中絲爲細纑,名曰白疉,取以爲布,甚軟白。《演繁露·唐環王傳》古貝草也。緝其花爲布,麤曰貝,精曰氎。《張勃·吳錄》交趾安定縣有木棉樹,高丈餘。《通鑑》梁武帝送木棉皁帳。《史炤·釋文》木棉,江南多有之,以春二三月下種,旣生,一月三薅,至秋生黃花結實,及熟時,其皮四裂,其中綻出如綿。○按《本草》木棉有草、木二種。

《廣韻》屋聯棉。

【屏】

屏【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屛字。

【障】

障【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嶂。《爾雅·釋言》障,畛也。《註》謂壅障。《說文》隔也。《廣韻》界也。《禮·月令》毋有障塞。《左傳·昭元年》障大澤。《註》陂障之。

《釋名》障,衞也。《左傳·定十三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

《史記·秦始皇紀》築亭障以逐戎人。

《張湯傳》居一障閒。《註》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別築城,置吏士守之。

《廣韻》步障也。王君夫作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

《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璋。義同。◎按經傳釋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廣韻》丘山頂上平。通作章。《爾雅·釋山》上正章。《疏》正,猶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左傳·昭十九年》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障。《註》紀障,莒邑。

《正韻》障泥,鞍飾。亦作。《集韻》本作墇。或作㢓。通作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