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凤咮

出自:清代·曹贞吉《潇湘逢故人慢 张晴峰脩雷琴成有赠》

拼音:[tiáo,diào,zhōu][fèng][zhòu]

平仄:平仄仄

千年神物,是天宝元音,宣和遗谱。
零乱金徽苦。
想阅遍繁华,蘧然今古。
流水高山,弹不尽、喁喁儿女。
当此际、燕市重游,白发郎官知汝。
续鸾胶,调凤咮,早韵磬、琤琮响泉凄楚。
百衲还堪鼓。
似海岸窈冥,成连径去。
危柱哀弦,抵多少、惊沙飞雨。
再等到、蛇蚹纹成,又是几番旦暮。

查看原文

注释

【凤咮】1.凤凰的嘴。比喻凤凰笙的笙孔。 2.砚石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调】

調【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徒遼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說文》和也。《玉篇》和合也。《詩·小雅》弓矢旣調。《禮·月令》仲夏調竽笙竾簧。

《韻會》揉伏也。《史記·秦本紀》大費佐舜調馴鳥獸。

《正字通》嘲笑也。《世說》王丞相每調之。

《廣雅》欺也,啁也,譀也,出買也。

《莊子·齊物論》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註》樹上枝葉搖動之形。

官名。《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

姓。《廣韻》周禮有調人,其後氏焉。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朝也。《詩·周南》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毛傳》調,朝也。

作輈。

《廣韻》《集韻》《韻會》徒弔切,迢去聲。《玉篇》選調也。《史記·秦始皇紀》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藁。《註》下令調斂也。《前漢·食貨志》馬數萬匹,卒掌者不足,乃調旁近縣。《師古註》謂選發之也。

《張釋之傳》十年不得調。《師古註》選也。

《袁盎傳》盎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爲隴西都尉。《師古註》遷也。

《玉篇》度也。《增韻》算也。《前漢·鼂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家。《師古註》謂算度之也。

《玉篇》求也。

《類篇》賦也。《正字通》民賦曰調,晉平吳制戸調。見《晉書》。

唐賦,人之制有四,二曰調。見《舊唐書》。

《廣韻》韻調也。《增韻》音調,樂律也。才調,韻致也。

《韻會》詩也。

叶從紅切,音同。《屈原·離騷》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湯禹儼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調。

【凤】

鳳【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馮貢切,音奉。《說文》神鳥也。《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書·益稷》鳳凰來儀。《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幺鳳,小鳥名。出蜀中。《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鳥鳳。《范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郡名。《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神名。《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姓。《神仙傳》鳳綱。

【咮】

咮【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救切,音晝。《說文》鳥口也。《玉篇》與噣同。《詩·曹風》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傳》咮,喙也。《左傳·哀二十六年》已爲鳥而集於其上,咮加于南門。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註》咮朱,鳥之名。《左傳·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火。

《集韻》通作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注鳴者。

《韻會》或作喙啄,詳後喙啄二字註。

《廣韻》《集韻》。義同。

《集韻》《韻會》。《韻會》通作註。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鍾輸切,音朱。義同。

《廣韻》讋咮,多言貌。

《廣韻》中句切《集韻》株遇切,音駐。《廣韻》鳥聲。

《集韻》汝朱切,音儒。與嚅同。囁嚅,多言也。或作吺。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廣韻》曲喙。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