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匿戊寅居皖城

出自:明代·梁朝钟《难妇述》

拼音:[chē,jū][nì][wù][yín][jū][wǎn][chéng]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车匿戊寅居皖城,杨柳春风春鸟鸣。
无那杏花落如雨,杜门乳书金刚经。
司马此时定豫楚,欃枪夜落飞狼星。
门外儿童语异事,宿松县解流贼至。
四为男子一妇人,娥眉双蹙青丝坠。
所由拥妇入睇予,衣衫肣薄形憔悴。
垂肩见人不举头,浴泪如海非春愁。
问家何方经贼虏,欲言不言声悲柔。
傍人催促至三四,双目频频视所由。
渐言家住南阳府,丈夫姓焦事农圃。
贼过黄池是去年,知杀丈夫与吾父。
妾命狼藉万死中,鞭捶戮辱回回股。
如今贼败走四方,去冬穷蹙潜山藏。
此日身口不相顾,步步弃妇大道傍。
同行五人皆非贼,游兵虚落梨花鎗。
传闻光山舞阳捷,一夜疾风扫黄叶。
斩馘大半是陕西,往岁报功多逼胁。
若使乘时尽肃清,数月平原无马猎。
车匿闻之发长叹,圣人兴邦自多难。
因思贼起丁卯年,天下破残止过半。
总然往世造恶因,不生承平生丧乱。
世间最苦是女子,容易悲啼难欢喜。
乱离妇女散彩云,无限官家掳为婢。
迂儒动辄责伊人,何不守贞烈烈死。
女子夙世造业深,生死根本起于淫。
情痴一日甚一日,惟想愈升情愈沉。
倘思修道求解脱,早悟三界惟一心。
君不见焦家阿妇夫已剐,强贼宁容伊守寡。
自从冬月掳到今,悲欢且辨真与假。
诸如此类千万人,独我见一田二姐。

查看原文

注释

【戊寅】六十甲子第十五位。如: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车】

車【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居。《廣韻》車,輅也。《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昊時加牛,禹時奚仲爲車正,加馬。《書·舜典》車服以庸。《易·大有》大車以載。《論語疏》大車,牛車,平地載任之車也。小車,駟馬車、田車、兵車、乘車也。

山車,自然之車也。《禮·禮運》山出器車。《疏》謂其政太平,山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員曲也。

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註》巾,猶衣也。巾車,車官之長,車皆有衣以爲飾,故名。

公車,署名。《後漢·光武紀》詔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註》公車令一人,掌殿司馬門。天下上書及徵召,皆總領之。公車所在,因以名焉。

揭車,香草名。《屈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註》留夷、揭車,皆香草也。

覆車,網名。《爾雅·釋器》罦,覆車也。《註》今之翻車,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遮切,音硨。《說文》輿輪總名。

牙車,牙所載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註》輔,頰輔。車,牙車。《疏》車,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謂之頷車。輔爲外表,車爲內骨,故云相依。

姓。漢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爲氏。

子車,複姓。《詩·秦風》子車仲行。

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hōng,衆車聲。

【匿】

匿【子集下】【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音㥾。《說文》亡也。从匸,若聲。《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廣韻》藏也,亡也,隱也。《史記·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曹參傳》見人有細過,專務揜匿覆蓋之。《灌夫傳》廼匿其家。《註》師古曰:匿,避也。

《玉篇》隂姦也。

《前漢·蘇武傳》賜武服匿。《註》孟康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集韻》惕得切,音忒。朔而見月東方,曰側匿。

【戊】

戊【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切,音茂。十幹之中也。物皆茂盛也。《爾雅·釋天》歲在戊曰著雍,月在戊曰厲。

《集韻》莫後切,音牡。義同。《詩·小雅》吉日維戊。《朱傳》戊,剛日也。凡外事用剛日,宣王田獵,外事也,故用剛日。○按五代史梁開平元年,改日辰戊字爲武,避諱也。後人讀戊音爲武音,其譌由此。

【寅】

寅【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也,象形。今作寅,東方之辰,一曰孟陬。《前漢·律歷志》引達於寅。《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

《玉篇》演也,敬也,强也。《書·堯典》寅賔出日。《註》寅,敬也,以賔禮接之。出日,方出之日。蓋以春秋之旦,朝方出之日,而識其初出之景也。

《舜典》汝作秩宗,夙夜惟寅。《註》言蚤夜敬思其職也。

《臯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註》謂當同其寅畏,協其恭敬,使民彝物,則各得其正也。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也,夕部夤訓敬惕。今諸書寅字兼敬惕義。寅夤二字古疑通。

【居】

居【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㞐㝒《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止也。《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疏》不休止也。

海鳥曰爰居。《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語助辭。《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韻》通作其。

叶居御切,音據。《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

【皖】

皖【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戸版切,還上聲。《廣韻》明星也。《集韻》明貌。

《集韻》胡官切,音桓。地名,在舒。《地理通釋》舒州,春秋時皖國。漢爲皖縣。縣西有皖山,皖水。《後漢·馬援傳》攻沒皖城。《註》在皖水之北。

《宋史·黃庭堅傳》初遊灊皖,樂其林泉之勝。《註》灊山,一名皖公山。皖伯始封地。今屬安慶府。

桐城。一曰皖江,皖桐。

《集韻》戸袞切,音混。義同。《集韻》或从日作晥。《韻箋逸字註》皖與皖桐之皖別。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