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圭高拱俨枫宸

出自:明代·薛始亨《游都峤恭谒玉皇阁》

拼音:[bǐng][guī][gāo][gǒng][yǎn][fēng][ch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晓蹑罡风谒玉晨,珊珊鸣佩出松筠。
悬崖透石开丹室,绝巘梯霞历九闉。
飞练垂庭流郁鬯,秉圭高拱俨枫宸
自怜香案前身吏,重挹清都拜舞尘。

查看原文

注释

【秉圭】1.亦作"秉珪"。 2.手执玉圭。
【高拱】1.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2.高高凸起。
【枫宸】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代宫庭多植枫树,故有此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秉】

秉【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从殳。

【圭】

圭【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珪《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圭。《詩·大雅》錫爾介圭。《周禮·春官·典瑞》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周禮·春官》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註》土,猶度也。土圭,测日景之圭。

量名。《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六十四黍爲圭,《後漢·與服志》:又凡合單紡爲一系,四系爲一扶,五扶爲一首,五首爲一文,文采淳爲一圭。

丸散之刀圭,准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爲度。見《本草綱目·序例》。

與閨同。《禮·儒行》蓽門圭窬。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拱】

拱【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註》垂衣拱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

《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拱。《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

拱翊,環衞也。

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

州名。漢留郡,宋置拱州。

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

《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

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

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韻渠玉切相近,讀者宜細分。或省作共。

【俨】

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古文〕嚴上聲。《說文》昂頭也。一曰好貌。

恭也。《爾雅·釋詁》儼,敬也。《禮·曲禮》儼若思。

與嚴通。《前漢·匡衡傳》正躬嚴恪。音義同儼。

《詩·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傳》儼,矜莊貌。

《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註》刻儼,浮首虎頭之屬。《韻會》琰韻,儼通曮。

【枫】

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方戎切《集韻》《韻會》方馮切《正韻》方中切,。《爾雅·釋木》楓,欇欇。《郭註》樹似白楊,葉圓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埤雅》枝善搖,故字从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其材可以爲式。

《說文解字》楓木,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

《南方草木狀》楓香樹,子大如鴨卵,曝乾可燒,惟九眞郡有之。

《蜀本草》楓脂,入地千年化爲虎魄。

《本草圖經》引《述異記》:南中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蓋癭瘤也。《譚景升化書》老楓化爲羽人,無情而之有情也。

孫炎云: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卽雨。

《集韻》悲廉切,音砭。義同。

《唐韻》方愔切,音近分。《張衡·西京賦》木則樅栝椶楠,梓棫楩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

《唐韻》符咸切,音凡。《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臯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集韻》甫凡切,音䒦。與杋同。

【宸】

宸【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說文》屋宇也。《賈逵曰》室之奧者。後人稱帝居曰宸。《增韻》帝居北宸宮,故从宀从辰。亦曰楓宸。帝居高廣,惟楓修大可構也。《越語》君若不忘周室,而爲敝邑宸宇,亦寡人之願也。《正字通》本作宸,六書故又作桭。引揚雄賦柍桭註,服虔曰:柍,中央也。桭,屋梠也。◎按宸取北辰義,今人言宸極,與汎言屋梠別,宸桭合爲一,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