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条罥雨

出自:近现代·邓嘉缜《柳梢青 仲兄命题此树庵小影》

拼音:[róu][tiáo,tiāo][juàn][yǔ,yù]

平仄:平平仄仄

小住情天。
移谈讲树,别有因缘。
香絮吹晴,柔条罥雨,一样栖禅。
几回立马风前。
忆往事青衫少年。
鹦鹉楼台,鸳鸯池馆,春影长圆。

查看原文

注释

【柔条】1.嫩枝;柔软的枝条。 2.特指垂柳的枝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柔】

柔【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

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

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

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俗作,非。

【条】

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音迢。或作樤。《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長也。《書·禹貢》厥木惟條。

木名。橘屬。《爾雅·釋木》柚條。《詩·秦風》有條有梅。《埤雅》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條理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條然,嘯貌。《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條達也。《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條鬯也。《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敎條。《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

條奏。《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

條例。《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繩也。《禮·雜記》喪冠條屬。

八風之一。《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博雅》條條,擾亂也。

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姓。《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詩·豳風》蠶月條桑。

癡宵切。義同。

與滌通。《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

【罥】

罥【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姑泫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泫切,。《鮑昭·蕪城賦》荒葛罥塗。

《廣韻》古縣切《集韻》扃縣切,音睊。綰也。

【雨】

雨【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集韻》歐許切,音。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芋。《集韻》自上而下曰雨。《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詩·邶風》雨雪其雱。

《小雅》雨我公田。《釋文》雨,于付反。《禮·月令》仲春始雨水。《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叶羽軌切,音以。《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