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客星、照影糺缦

出自:清代·奭良《玲珑四犯 有序》

拼音:[zì][kè][xīng][zhào][yǐng][jiū,jiǔ][m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甲第连云,是王谢门庭,旧日曾见。
画栋穹楼,藻缋依然满眼。
蝉连几道沙堤,渐忘了、火城近远。
自客星、照影糺缦,文曜直冲霄汉。
彩云每逐流年换。
看花堂、莫寻梁苑。
珠帘不卷天香结,遮莫嫏嬛馆。
池上弱柳自青,夕阳里、波光清浅。
试倚阑相望,相识否,梁閒燕。

查看原文

注释

【客星】我国古代指新星和彗星。参看〖新星〗、〖彗星 〗。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星】

星【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影】

影【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

【糺】

糺【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糾,或作糺。《楚辭·招隱士》樹輪相糾兮。《註》糾,一作糺。

《後漢·隗囂傳》援旗糺族。《註》糺,收也。

《楚辭·九章》糺思心以爲纕兮。《註》糺,戾也。

【缦】

縵【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說文》繒無文也。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註》五采畫無瑑。《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註》車無文。

《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註》操縵,雜弄弦屬。

《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音義》縵,寛心也。《又》大恐縵縵。《音義》齊死生貌。

《集韻》《韻會》。

《韻補》叶莫半切,緩縵也。《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