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局蹐居丘壑

出自:明代·佘光裕《侠客行》

拼音:[ān][néng,nài][jú][jí][jū][qiū][hè]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君不见燕昭当时下士日,乐生慷慨献奇术。
一朝尽破七十城,昔日故鼎归磨室。
君不见屠肆之儿人不识,高飞未得横天翼。
窃符一日矫王师,北却邯郸声奕奕。
又不见荆轲市醉藐豪右,入燕亟载将军首。
径至咸阳献地图,怒击秦王环柱走。
古来豪侠此其俦,亭亭意气薄王侯。
危言一动北风起,拔剑欲断黄河流。
丈夫四海同辽廓,谈天雄论摧山岳。
宁愿一死不脱缨,安能局蹐居丘壑
君不见书生婆娑翰墨场,穷年力学攻文章。
晓窥芸阁明窗静,日短暮续青藜光。
倚马万言犹不足,夜光之珠混鱼目。
不如三尺剑苍芒,挥之旦夕易陵谷。
闻道四夷多未格,拥裘谁画平原策。
负弩愿请向前驱,直挽银河洗兵甲。
远山虎啸悲林木,磨牙吮血啖人肉。
并借重开双宝刀,挥扫贪风驱残酷。

查看原文

注释

【局蹐】同‘跼蹐’。
【丘壑】1.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庐山访丘壑。 2.乡村;家乡:得归丘壑,以养余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局】

局【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渠玉切《集韻》《韻會》衢六切,音跼。《說文》促也。从口,在尺下,復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棊,博局外有垠堮周限可用,故謂人材爲幹局。《廣韻》曹局也。《禮·典禮》左右有局。《註》軍之左右有部分,不相濫也。《又》各司其局。《註》軍行須監領也。

拘也,促也,曲身也。《屈原·離騷》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註》曲促,回顧不前也。《史記·魏其傳》今日廷論,乃局趣效轅下駒。

鬈髮也。《詩·小雅》予髮曲局。《註》局,卷貌。

《增韻》匣也。

《唐文粹》有負局生。

叶居亦切。《詩·小雅》謂天蓋高,不敢不局。叶下蹐蜴。蹐音積。

【蹐】

蹐【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經典相承作蹐。

【居】

居【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㞐㝒《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止也。《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疏》不休止也。

海鳥曰爰居。《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語助辭。《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韻》通作其。

叶居御切,音據。《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

【丘】

丘【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㘳《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前漢·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姓。

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叶丘於切,音區。《。

【壑】

壑【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溝也,坑也,谷也,虛也。《詩·大雅》實墉實壑。《張衡·西京賦》谿壑錯繆而盤紆。

海曰大壑,一曰巨壑。《莊子·天地篇》大壑之爲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山海經》有壑山。《又》西海流沙中有國,名壑市。

《集韻》黃郭切,音穫。郝格切,音赫。義,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