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人莫制

出自:近现代·许家惺《题钟馗击鬼图》

拼音:[chī][mèi][wǎng][liǎng][rén][mò,mù][zhì]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我闻唐虞称盛世,魑魅魍魉人莫制
神禹铸鼎妖露形,百色遁匿失其势。
揶揄彳亍何时无,寒光出匣中宵掣。
终南进士号钟馗,英姿叱咤风云厉。
少壮学剑老无闻,没则击鬼典宿卫。
欺欺膨亨满荒墟,登高矆睒竟奋锐。
駓駓不作蒙倛驱,怒时直欲赤郭噬。
狼面毛首窜宫闱,紫囊玉笛怀而逝。
蓝袍鞟靴奋神武,鸣铗一挥寂然毙。
涤净妖氛世钦君,敦脢血拇逐荒裔。
当年遗俗问吴越,画工图貌群献岁。
开元天子坐明堂,从赐斯图传玉砌。
道子妙翰带刚风,呵欻掩郁传神艺。
俗工如今画不同,幅幅白纻只穷计。
丹青历久重摩挲,觺觺眇暚试真谛。
吁嗟乎,巨蠹艰奸满朝廷,睢盱跋扈争聛睨。
当时谁为清君侧,扫除邪佞靖疫疠。
人心鬼域日愈多,当击不击受其戾。
苟能击鬼复击人,钟馗之功侔天帝。
为展斯图重感慨,咏歌不足嗟叹继。

查看原文

注释

【魑魅】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魍魉】1.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 2.疫神。传说颛顼之子所化。 3.影子外层的淡影,光的衍射物。 4.恍惚;迷茫无所依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魑】

魑【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摛。《說文》鬼屬。詳魅字註。

【魅】

魅【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明祕切,音媚。《說文》鬽,或作魅。《左傳·文十八年》投諸四裔,以禦螭魅。《註》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爲人害者。

《宣三年》螭魅罔兩。《註》怪物。《史記·五帝紀註》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魍】

魍【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文紡切,音罔。與蝄同。《玉篇》魍魎,水神,如三歲小兒,赤黑色。《家語》木石之怪夔魍魎。○按《左傳》作罔兩,《國語》作蝄蜽。

【魉】

魎【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音兩。與蜽同。詳上魍字註。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莫】

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制】

制【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征例切,音製。《說文》裁也。

《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廣韻》禁制也。

《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

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

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