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枰响

出自:清代·王策《满江红 其二》

拼音:[qiū][píng][xiǎng]

平仄:平平仄

嫩碧池塘,杨柳岸、细风吹浪。
飐千缕、烟丝撩乱,不成春样。
槛外红新花有信,镜中黄淡人微恙。
两眉尖、叠著许多愁,难安放。
屏风侧,阑干傍。
香正爇,帘初上。
看莺啼远树,燕归斜巷。
梦短易添清昼倦,书长惯费黄昏想。
又隔廊、雏婢学敲棋,楸枰响

查看原文

注释

【楸枰】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楸】

楸【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正韻》雌由切,音秋。《說文》梓也。《韻會》楸與梓本同末異,若檜之柏葉松身。《爾雅·釋木》槐,大而皵,楸。小而皵,榎。則楸又槐屬也。《埤雅》楸梧早脫,故楸謂之秋。楸,美木也。一作萩。《史記·貨殖傳》淮北常山巴南河濟之閒,千樹萩,其人與千戸侯等。《述異記》越人多橘柚園,歲出橘稅,謂之橙橘戸。中山又有楸戸,著名楸籍者也。《曹植·名都篇》走馬長楸閒。

苦楸。《詩·北山有楰疏》其樹葉木理如楸,山楸之異者,今人謂之苦楸是也。

楸枰,棊局也。《段成式·觀棊詩》閒對奕楸傾一壷。《沈彬詩》井里交連側局楸。

【枰】

枰【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說文》平也。《釋名》枰,平也。以板作其體平正也。

博局。《揚子·方言》所以投博謂之枰。《韋曜·博奕論》所志不過一枰之上。

枰仲,木名。或作檘。《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

《集韻》《韻會》《正韻》作。

【响】

響【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

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集韻》或作㗽。《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