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梅情事

出自:清代·王策《渡江云》

拼音:[zhāi][méi][qíng][shì]

平仄:平平平仄

被东风捲到,零星旧事,都入五更心。
碧纱窗里梦,还是年时,做了不曾寻。
羸形久已无魂守,悉听寒侵。
算浑如、空房蜡烛,有泪背人淋。
难禁。
摘梅情事,斗草风光,付冷香残枕。
剩墙边、柳花拍拍,燕子愔愔。
红灯絮语凄然处,那时节、早料而今。
单不道,音书也恁销沈。

查看原文

注释

【情事】1.事实,情况。 2.情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梅】

梅【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事】

事【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叓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

《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

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叶詩紙切,音始。《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叶疎語切,書上聲。《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叶常御切,音樹。《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