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藻唼清漪

出自:清代·邝露《拟古 其二》

拼音:[fú][zǎo][shà][qīng][y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灼灼艳阳花,喃喃鳦初语。
粲粲怀春子,攀花出琼树。
凫藻唼清漪,见人不能去。
落花易到地,倡楼逢日莫。
自媒非所钦,床空理当误。

查看原文

注释

【凫藻】1.亦作"凫薻"。 2.谓凫戏于水藻。比喻欢悦。
【清漪】《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漪"谓水清澈而有波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凫】

鳧【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腳紅掌,短喙長尾。《詩·鄭風》弋鳧與雁。

《大雅》鳧鷖在涇。《註》鳧,水鳥。鷖,鳧屬。

《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

《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山海經》鹿臺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

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鍾工,取虛浮之義。

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名。

鳧麗山。見《山海經》。

魚鳧,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見《成都記》。

鳧茨,草名。《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

《廣韻》茆鳧,葵也。俗省作鳧。《爾雅·釋鳥》鸍,沉鳧。《說文》聲。

【藻】

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

【唼】

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作答切,音帀。《玉篇》楚辭九辯云:鳧鴈皆唼夫梁藻兮。《集韻》本作噈啑。

《集韻》七接切,音妾。《集韻》本作捷。捷捷,譖言。《揚雄·廣離騷》靈修旣信椒蘭之唼佞兮。《註》師古曰:唼佞,譖言也。

《集韻》色甲切,音翣。與啑同。《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菁藻。《註》正義曰:唼,疏甲反。唼喋,鳥食之聲也。

與喋通。《史記·魏豹傳贊》喋血乗勝。《註》徐廣曰:喋一作唼。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漪】

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於離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音猗。水波也。《初學記》水波如錦文曰漪。《左思·吳都賦》刷蕩漪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