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点颔浑如昨

出自:清代·况周颐《桂枝香·又题花潭中丞诒经书屋冬日课孙图1926》

拼音:[nián][shí][diǎn][hàn][hún][rú][zu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菟裘小筑。
理旧业讲筵,人是名宿。
■得清芬阅世,老怀差足。
年时点颔浑如昨,几星霜、崭然头角。
尔曹知否。
休耽渴睡,漫夸便腹。
任省识、冬烘面目。
念经授瑶宫,晖映天禄。
台省回翔卅载,隙驹何速。
工诗早已■贻厥,况■笛、清绝尘俗。
古芸凝处。
家风无改,故山高躅。

查看原文

注释

【年时】1.当年,往年时节。 2.岁月;年代。 3.方言。去年。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5.年头,年份。
【时点】时间上的某一瞬时。如某日零点正。计算人口﹑物资储备等,都是就一个时点而言的。
【浑如】完全像;很像:蜡像做得~真人一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点】

點【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多忝切,音玷。《說文》小黑也。

《正韻》點注也。《爾雅·釋器》滅謂之點。《註》以筆滅字爲點。

《玉篇》檢點也。

《廣韻》點畫。

《正韻》更點。

《廣雅》污也。《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集韻》之廉切,音詹。人名。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集韻》丁賀切,音哆。草葉壞也。《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汙也。《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

【颔】

頷【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菡。《說文》面黃也。《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註》顑頷,不飽貌。

顋頷。《釋名》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

《揚子·方言》頷,頤頷也。南楚謂之頷。

《正韻》五感切,音顉。低頭。《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于門者,頷之而已。《註》頷,搖其頭。

《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亦面黃也。

【浑】

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魂。《說文》混流聲。《枚乗·七發》沌沌渾渾。《註》渾渾,波相隨貌。

洿下貌。

濁也。《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

大也。《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

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

齊同也。《孫綽·天台賦》渾萬象以冥觀。

《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

《揚子·方言》渾,盛也。《註》們渾,肥滿也。

《爾雅·釋詁》渾,墜也。《註》水落貌。

姓。《左傳》鄭大夫渾罕。

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國篇》財貨渾渾如泉源。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昨】

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藏入聲。《說文》累日也。《廣韻》昨日,隔一宵也。《莊子·外物篇》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姓。《廣韻》複姓有昨和氏。

與酢同。《周禮·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註》昨,讀曰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