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背椿颜三载渺

出自:清代·吴尚憙《满江红》

拼音:[tòng][bèi,bēi][chūn][yán][sān][zǎi,zài][miǎo]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梦断天涯,重又抵、潇湘旅次。
增馀感、丰碑手迹,先人旧治。
仗剑满酬平虏愿,拂衣早作归田计。
有士民、德政尚相传,功非易。
才转眼,韶华逝。
尘世梦,浑如戏。
望岳峰秀色,景同人异。
痛背椿颜三载渺,传心二七年前事。
剩罗巾、徒染泪千行,悲歌起。

查看原文

字义

【痛】

痛【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病也。《內經》有舉痛論。

《增韻》楚也。疼也。《易·說卦》坎為耳痛。《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玉篇》傷也。《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字彙補》甚也。《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姓。《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背】

背【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也。从肉北聲。《韻會》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隂也。《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易·艮卦》艮其背。《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手背。《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壽也。《爾雅·釋詁》背,壽也。《詩·大雅》黃耉台背。

《魯頌》黃髮台背。《傳》台背,皆壽徵也。

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玉篇》堂北曰背。《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背,北堂也,又人名。《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旆。《廣韻》弃背。《集韻》違也。《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詩·小雅》噂沓背憎。《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義同。

《韻補》叶音必。《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叶下克力。《正韻》亦作偝倍。

【椿】

椿【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丑倫切《類篇》敕倫切,同杶。《禹貢》作杶,《左傳》作橁,《說文》作櫄,皆一物也。《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

《正韻》樞倫切,音春。義同。

【颜】

顔【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渺】

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亡沼切《集韻》《韻會》《正韻》弭沼切,音眇。渺㵿,水貌。一曰水長也。《管子·內業篇》渺渺乎,如窮無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