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斥罗浮

出自:清代·柳是《别赋》

拼音:[qiān][chì][luó][fú]

平仄:平仄平平

草弱朱靡,水夕沉鳞。
又碧月兮河粱,秋风兮在林。
指金闺于素璧,向翠幔于琴心。
于此言别,怀愁不禁。
云泫泫兮似浮,泉杳杳而始下。
抚檐幄之霏凉,拂银筝其孰写。
重以伭花之早寒,玉台之绛粉。
既解佩而邅延,更留香之氤氲。
揽红药之夜明,怅青兰而晨恨。
会当远友,瞻望孤云。
于是明河欲坠,玉勒半盼。
化桃霞兮王孙马,冲柳雪兮游子衣。
离远皋之木叶。
牵睛[晴]雾之游丝。
度疏林而去我,隔江水之微波。
本平夷而起巘,更通达而成河。
妍迹已往,遗恩在涂。
掩电母而不御,杂水业而常孤。
思美人兮江溆,触鸾发兮愁余。
并瑶瑟之潺湲。
共风吹而无娱。
念众族之皎皎,独与予兮纷驰。
谁径逝而不顾,怀缥缈而奚知。
诚自悲忧,不可言喻。
更若玄圃词人,洛滨才子。
收车轮于博望,荡云物于龙池。
嘉核甫陈,骊歌遽奏。
折银蕊于陇上,骄箫馆于池头。
之官京洛,迁斥罗浮
观大旗之莫射。
登金谷而不游。
叹木瓜之溃粉,聆悽响于清辀。
或朔零陵之事,或念南皮之俦。
咸辞成而琅琅,视工思而最愁。
又若河朔少年,南阳乳虎。
感乌马兮庭阶,击苍鹰兮殿上。
风戋戋兮渐哀。
筑摵摵而欲变。
仁客敛魂,白衣数起。
左骖殪兮更不还,黄尘合兮心所为。
忽日昼之晻暧,睹寒景之侵衣。
愁莫愁兮众不知,悲何为兮悲壮士。
乃有十年陷敌,一剑怀仇。
将置身于广柳,或髡钳而伏匿。
共衰草兮班荆,咽石濑兮设食。
逝泛滥于重渊,旷霅煜于窋室。
酒未及潺,餐末及下。
歌河上而沾裳,仰驷沫而太息。
若吴门之篪,意本临岐。
大梁之客,魂方逝北。
当起舞而徘徊,更痛深其危戚。
至若掩纨扇于炎州,却真珠厂玉漏、恩甚兮忽绝,守礼兮多尤。
观蒻羽之拂璧,慨龙帷之郁留,念胶固而独明,惟销铄之莫任。
垂楚组而扰倚,絙凤绶而遣神。
盼雉尾于俄顷,迥金螭之别深。
日暮广陵,凭栏水调。
似殿台之清虚,识宜春之朗曼。
乃登舟而呜咽,愁别去其漫漫。
又若红粉羽林,辟邪独赐。
同武帐之新宠,后灞岸之放归。
紫萧兮事远,金缕兮泪滋。
更若长积雪兮闭青冢,嫁绝域兮永乌孙。
俨云蝉于万里,即烟霓之夕昏。
雁山晓兮断辽水。
红蕉涩兮辞婵嫒。
至若灵娥九日兮将梳,苕蓉七夕兮微渡。
月映晰而创虹缕,露流澌兮开房河。
披天衣之霄叙,忽云旗之怅图。
亦有托纤阿于淄右,期玉镜于邯郸。
甫珊瑚之照耀,亲犀珞之缠绵。
悼亭上之春风,叹上巳于玉面。
本独孤之意邈,绕窦女之情娟。
至有虾蟆陵下之歌,燕子楼前之雨。
白杨萧萧兮莺冢灰,莓苔瑟瑟兮四陵上。
怆虬膏之水诀,淡华烛而终古。
顾骖驔之奠攀,止玉合之荐处。
岂若西园无忌,南国莫愁,始承欢面不替,卒旷然而不违。
君歌折柳于郑风,妾咏蘼芜于天外。
异樱桃之夜语,非洛水之朝来。
自罘罳之雀暗,怜兰麝之鸭衰。
据青皋之如昨,看盘马之可哀。
招摇蹀躞,花落徘徊。
结绶兮在平乐,言别号登高台。
君有旨酒,妾有哀音,为弹一再,徒伤人心。
悲夫同在百年之内,共为幽怨之人。
事有参商,势有难易。
虽知己而必别,纵暂别其必深。
冀白首而同归,愿心志之固贞。
庶乎延平之剑,有时而合。
平原之簪,永永其不失矣。

查看原文

注释

【迁斥】贬斥,放逐。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迁】

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俗遷字。(遷)〔古文〕音韆。《說文》登也。《廣韻》去下之高也。《詩·小雅》遷于喬木。

遷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移物曰遷。《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變易也。《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徙國曰遷。《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註》謂徙都攺邑。

徙官曰遷。《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貶秩曰左遷。《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

《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正韻》謫也,放逐也。《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君遷,木名。《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姓。

西烟切,音仙。《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註》服䖍曰:遷,音仙。師古曰:遷,猶仙耳。不勞假借。

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爰速嘉賔,式燕且殷。《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遷)

【斥】

斥【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同㡿。逐也,遠也。《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註》屛斥。

《書·禹貢》海濱廣斥。《釋文》斥謂地鹹。《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註》屈蟲也。

《左傳·襄十一年》納斥,視也,望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註》充滿斥見,言其多。

《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註》斥,廣也。

《前漢·惠帝紀》視作斥土者。《註》如淳曰:斥,開也。

《後漢·孔融傳》擬斥乗輿。《註》斥,指也。

《張衡·西京賦》絕阬踰斥。《註》斥,澤厓也。

山名。《爾雅·釋地》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按《釋文》音尺。《廣韻》《集韻》入禡韻,充夜切,俱書作,疑誤。

姓。《正字通》見姓纂。

《集韻》闥各切,音託。《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註》揮斥,猶放縱也。

《集韻》恥格切。與坼同。詳土部坼字註。

《韻補》叶敕略切。《史記·自序》王遷辟淫,良將是斥。叶上爵。

【罗】

羅【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

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浮】

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相关诗句
永永其不失矣 平原之簪 有时而合 庶乎延平之剑 愿心志之固贞 冀白首而同归 纵暂别其必深 虽知己而必别 势有难易 事有参商 共为幽怨之人 悲夫同在百年之内 徒伤人心 为弹一再 妾有哀音 君有旨酒 言别号登高台 结绶兮在平乐 花落徘徊 招摇蹀躞 看盘马之可哀 据青皋之如昨 怜兰麝之鸭衰 自罘罳之雀暗 非洛水之朝来 异樱桃之夜语 妾咏蘼芜于天外 君歌折柳于郑风 卒旷然而不违 始承欢面不替 南国莫愁 岂若西园无忌 止玉合之荐处 顾骖驔之奠攀 淡华烛而终古 怆虬膏之水诀 莓苔瑟瑟兮四陵上 白杨萧萧兮莺冢灰 燕子楼前之雨 至有虾蟆陵下之歌 绕窦女之情娟 本独孤之意邈 叹上巳于玉面 悼亭上之春风 亲犀珞之缠绵 甫珊瑚之照耀 期玉镜于邯郸 亦有托纤阿于淄右 忽云旗之怅图 披天衣之霄叙 露流澌兮开房河 月映晰而创虹缕 苕蓉七夕兮微渡 至若灵娥九日兮将梳 红蕉涩兮辞婵嫒 雁山晓兮断辽水 即烟霓之夕昏 俨云蝉于万里 嫁绝域兮永乌孙 更若长积雪兮闭青冢 金缕兮泪滋 紫萧兮事远 后灞岸之放归 同武帐之新宠 辟邪独赐 又若红粉羽林 愁别去其漫漫 乃登舟而呜咽 识宜春之朗曼 似殿台之清虚 凭栏水调 日暮广陵 迥金螭之别深 盼雉尾于俄顷 絙凤绶而遣神 垂楚组而扰倚 惟销铄之莫任 念胶固而独明 慨龙帷之郁留 观蒻羽之拂璧 守礼兮多尤 却真珠厂玉漏、恩甚兮忽绝 至若掩纨扇于炎州 更痛深其危戚 当起舞而徘徊 魂方逝北 大梁之客 意本临岐 若吴门之篪 仰驷沫而太息 歌河上而沾裳 餐末及下 酒未及潺 旷霅煜于窋室 逝泛滥于重渊 咽石濑兮设食 共衰草兮班荆 或髡钳而伏匿 将置身于广柳 一剑怀仇 乃有十年陷敌 悲何为兮悲壮士 愁莫愁兮众不知 睹寒景之侵衣 忽日昼之晻暧 黄尘合兮心所为 左骖殪兮更不还 白衣数起 仁客敛魂 筑摵摵而欲变 风戋戋兮渐哀 击苍鹰兮殿上 感乌马兮庭阶 南阳乳虎 又若河朔少年 视工思而最愁 咸辞成而琅琅 或念南皮之俦 或朔零陵之事 聆悽响于清辀 叹木瓜之溃粉 登金谷而不游 观大旗之莫射 迁斥罗浮 之官京洛 骄箫馆于池头 折银蕊于陇上 骊歌遽奏 嘉核甫陈 荡云物于龙池 收车轮于博望 洛滨才子 更若玄圃词人 不可言喻 诚自悲忧 怀缥缈而奚知 谁径逝而不顾 独与予兮纷驰 念众族之皎皎 共风吹而无娱 并瑶瑟之潺湲 触鸾发兮愁余 思美人兮江溆 杂水业而常孤 掩电母而不御 遗恩在涂 妍迹已往 更通达而成河 本平夷而起巘 隔江水之微波 度疏林而去我 牵睛[晴]雾之游丝 离远皋之木叶 冲柳雪兮游子衣 化桃霞兮王孙马 玉勒半盼 于是明河欲坠 瞻望孤云 会当远友 怅青兰而晨恨 揽红药之夜明 更留香之氤氲 既解佩而邅延 玉台之绛粉 重以伭花之早寒 拂银筝其孰写 抚檐幄之霏凉 泉杳杳而始下 云泫泫兮似浮 怀愁不禁 于此言别 向翠幔于琴心 指金闺于素璧 秋风兮在林 又碧月兮河粱 水夕沉鳞 草弱朱靡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