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赏诸侯爵

出自:元代·乃贤《送达尔玛实哩正道监州归江南三十韵》

拼音:[shì][shǎng][zhū][hóu,hòu][jué]

平仄:仄仄平平平

世祖图勋旧,先公立要途。
声华台阁重,宠渥禁庭殊。
喜见传家子,真成堕地驹。
春云浮玉树,秋水出冰壶。
世赏诸侯爵,平分刺史符。
气吞云梦泽,思绕洞庭湖。
忧国头将白,移官绂尚朱。
敬亭吴楚胜,别驾孝廉俱。
吏慑神明政,民怀抚字劬。
丹衷深感格,甘雨遂沾濡。
柏府章交荐,薇垣礼独逾。
甘棠歌召伯,击壤咏康衢。
铨吏持筹策,年劳限累铢。
承恩迁五马,恋阙起双凫。
鼓枻辞吴会,扬舲入帝都。
春风吟芍药,夜雪拥?毹。
?仰贤侯哲,深怜贱子愚。
河鲂新入馔,邻酿屡分酤。
剪烛陪谭麈,临风击唾盂。
襟期天日皎,信谊海潮孚。
截竹鱼频寄,裁书雁已迂。
仓忙辞易水,迢遰向姑苏。
云尽群峰出,秋高万木枯。
朝帆冲野树,夜艇泊江蒲。
入郭偕亲旧,还家迓仆夫。
高堂春草绿,华诰紫云敷。
采袖镫前舞,青骢柳外驱。
溪山供啸咏,菽水尽欢娱。
伫听莺迁木,还看凤集梧。
东山宁久卧,国政赖匡扶。

查看原文

注释

【诸侯】1.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 2.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侯爵】古代爵位名。自周以来,除汉﹑北魏﹑明等少数几个朝代,大体皆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赏】

賞【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說文》賜有功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仲虺之誥》功懋懋賞。《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註》賞,猶勸也。

《類篇》一曰玩也,嘉也。《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

凡貽與者亦曰賞。《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

姓。《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侯】

侯【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後平聲。《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五等爵之次曰侯。《書•禹貢》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而服事。

《史記•秦始皇紀》倫侯。《註》爵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侯也。

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詩•小雅》侯誰在矣。

《大雅》侯于周服。

《周禮•春官》肆師侯禳。《疏》侯者,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姓。魏侯嬴。

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侯莫,三字姓。

《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註》侯,何也。《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爵】

爵【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雀。《說文》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

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鄭箋康虚也。

《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儀禮·鄕飮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

《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集韻》爵位也。《廣韻》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註》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疏》以德詔爵以賢乃受爵也。

《埤雅》大夫以上與燕賞。然後賜爵,以章有德,故謂命秩爲爵祿爵位。《書·武成》列爵惟五。《傳》公侯伯子男也。

《廣韻》爵,量也。量其職,盡其才也。

官名。《前漢·汲黯傳》爲主爵都尉。

鳥名。《孟子》爲叢敺爵者鸇也。《疏》鸇能食鳥雀。

叶資昔切,音卽。《陸機·贈顧驃騎詩》淸塵旣彰,朝虛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叶子結切,音節。《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䑕,以侑此爵。《註》罰,房穴反。《玉篇》本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