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须饮啄济身康

出自:元代·朱晞颜《和张州尹节饮食诗韵》

拼音:[zì][xū][yǐn][zhuó][jì,jǐ][shēn][kāng]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扰扰人生百岁强,自须饮啄济身康
熊鱼未必能兼欲,藜藿何尝有别肠。
澹泊存心惟味道,肥甘适口或罹殃。
万钱一箸真同饱,未数何曾得计长。

查看原文

注释

【饮啄】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于林籁﹐岂企羡于荣华!" 2.引申为吃喝﹐生活。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济身】谓使有益于自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饮】

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㱃,古作淾。註詳欠部十一畫。

【啄】

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涿。《說文》鳥食也。《廣韻》鳥啄也。《詩·小雅》率場啄粟。《戰國策》俛啄蚉䖟而食之。《集韻》通作噣。《韻會》通作啅。

剝啄。《韓愈·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我不出應,客去而嗔。

《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豰。義同。《集韻》咮也。《易林》鳧得出沒,喜笑自啄。毛羽悅澤,利以攻玉。

《廣韻》啄木鳥。

《正韻》職救切,音晝。與咮噣同。《韓詩外傳》鳥之美羽句啄者,鳥畏之。《前漢·東方朔傳》尻益高者,鶴俛啄也。《註》師古曰:啄音竹救反。

【济】

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泲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禮切,音秭。水名。《說文》水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風俗通·山澤篇》濟者齊,齊其度量也。《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傳》泉源爲沇,流去爲濟。

水名,出酈縣。《山海經》支離之山,濟水出焉。

濟南,郡名。《廣輿記》漢初爲濟南國,景帝時分郡。

濟濟,衆盛之貌。一曰多威儀也。《詩·大雅》濟濟多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霽。渡也。《揚子·方言》過渡謂之涉濟。《詩·邶風》濟有深涉。

止也。《詩·鄘風》旣不我嘉,不能旋濟。

與霽通。亦止也。《爾雅·釋天》濟,謂之霽。《疏》濟,止也。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

成也。《左傳·僖二十年》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利用也。《易·繫辭》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益也。《左傳·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請濟師于王。

賙救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相助也。《易·謙卦》天道下濟而光明。

《揚子·方言》濟,憂也。陳楚或曰溼,或曰濟。

讀作擠,滅也。《晉語》二帝用師,以相濟也。《註》濟,當讀爲擠。

《集韻》前西切,音齊。濟濟,祭祀容。

在禮切,音薺。與霽同。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康】

康【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穅。《爾雅·釋詁》樂也。《詩·唐風》無巳大康。

《周頌》迄用康年。

《爾雅·釋詁》康,安也。《書·益稷》庶事康哉。

《洪範》五福,三曰康寧。

《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

《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註》康,美之名也。

《禮·祭統》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

《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

《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

姓。《廣韻》衞康叔之後。

《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瓠,壺也。《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

與穅通。《說文》穅或省作康。

與漮通。《爾雅·釋詁》漮,虛也。《詩·小雅》酌彼康爵。《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

《集韻》苦浪切,音抗。《禮·明堂位》崇坫康圭。《註》康讀爲亢。《疏》亢,舉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