榾㭾炉寒

出自:元代·朱晞颜《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

拼音:[gù][jué,yuè][lú][hán]

平仄:仄平平平

榾㭾炉寒,梅花帐矮,篝灯愁坐更残。
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
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湲。
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
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
笑儿女才卑,空占唫坛。
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
君知否,玉堂清近,终不似人间。

查看原文

字义

【榾】

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古忽切,音骨。《玉篇》枸榾木,中箭笴。《本草圖經》作狗骨木,體白似骨,故名。南人取以作合器,甚佳。

【㭾】

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類篇》渠勿切,音倔。斷木也。

【炉】

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爐字。詳爐字註。(爐)《玉篇》洛乎切,音盧。火爐也。《范致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