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前程计

出自:元代·谭处端《蓦山溪》

拼音:[zuò][gè,gě][qián][chéng][j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中碌碌,虚幻名和利。休恁苦劳心,镇区区、伤神损气。回头是老,悟即便抽身,┾荣华,绝财色,乐道超浮世。恩情爱恋,鼎内如鱼戏。休论早修持,甚一日、推他一日。风人低劝,微语破迷痴。早下手,速为之,做个前程计

查看原文

注释

【前程】1.前面的路程:策马赴前程。 2.比喻将来的好光景:锦绣前程|前程无量|年富力强,前程远大。 3.旧指众人企求的功名、职位:再过一年,我就可以得个知府的前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做】

做【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正字通》俗作字,字彙租去聲。

音佐,不知作本有去入二音,分作做爲二,非。互見作字註。

【个】

个【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正韻》古賀切《集韻》居賀切,歌去聲。枚也。《儀禮·大射儀》司射入于次搢三挾一个。

一人曰一个。《左傳·昭三年》齊公孫竈卒。晏子曰:又弱一个焉。

物數。《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廟門容大扃七个。《註》每个長三尺。

四面偏室。《禮·月令》孟春,天子居靑陽左个。季春居右个。《註》明堂旁舍也。

《禮·檀弓》有若曰:國君七个,遣車七乗。大夫五个,遣車五乗。《註》个謂所包遣奠牲體臂臑也。折爲七段五段,以七乗五乗遣車載之。

通作介。獨也,偏也。《莊子·養生主》是何人惡乎介也。天之生是使獨也。《註》介謂刖一足者。《史記·張耳與个通。《書·秦誓》若有一介臣。《大學》作一个臣。《左傳·襄八年》一介行李,卽一个。

《昭二十八年》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卽一介,互通。

《集韻》古案切。與幹同。射侯舌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侯,上兩个與其身三,下兩个半之。《註》上个,最上幅也。射侯之制,上廣下陿,自棲鵠而上,以侯爲三分,身居中,兩个爲兩邊,其大小皆同。自鵠而下,則其身與上身同,而兩邊惟得其半,蓋下陿也。

《六書本義》个,竹一枝也。《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从竹省半爲意。《韓愈·合江亭詩》栽竹逾萬个。與箇同。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程】

程【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音呈。《說文》品也。十髮爲程,十程爲分,十分爲寸。《徐曰》程者,權衡斗斛律曆也。《荀子·致仕篇》程者,物之準也。《註》程,度量之總名。《禮·月令》按度程。《註》度爲制大小,程謂器所容。《疏》容受多少。

《廣韻》期也,式也,限也。《增韻》量也,銓也,課也。《禮·儒行》引重鼎不程其力。《前漢·高帝紀》張蒼定章程。

《法志》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註》縣,稱也。石,百二十斤也。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爲程。

《東方朔傳》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

驛程,道里也。

示也。《張衡·南都賦》致飾程蠱。

秦人謂豹曰程。《莊子·秋水篇》靑寧生程,程生馬。《註》程,豹也。

地名。《帝王世紀》文王居程,徙都豐。《後漢·郡國志》陽有上程聚。《註》古程國,重黎之後,伯休甫之國名。

姓。出廣平安定。二望,本顓頊重黎之後,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爲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爲氏,與司馬氏同。

叶促良切,音長。《張籍·祭韓愈詩》公比欲爲書,遺約有條章。令我署其末,以爲後事程。

【计】

計【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繼。《說文》會也,算也。从言从十。徐曰:十者,物成數。會意。《左傳·昭三十二年》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禮·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註》書謂六書,計謂九數。《周禮·天官》小宰以六計弊羣吏之治。《註》弊,斷也。《疏》六計,謂善、能、敬、正、法、辨,皆以廉爲本,計其功過多少而聽斷之也。

《司會註》司會,主天下之大計。《疏》日計曰成,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史記·平準書》桑弘羊以計算用事。

《玉篇》謀也。《廣韻》籌策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淮隂侯傳》計者,事之機也。

計簿。《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逸奔郈,魴假使爲賈正焉,計于季氏。《註》送計簿于季氏。《前漢·武帝紀》受計于甘泉宮。《註》受郡國所上計簿,若今之諸州計帳也。

計偕。《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註》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也。

官名。《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師古註》專主計籍。《唐書·百官志》司計、典計、掌計各二人,給衣服、飮食、薪炭。

神名。《山海經》東百三十里曰光山,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有計斤縣。《師古曰》卽左傳所謂介根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劍南道有計州。

姓。越有計然,後漢有計子勳。

《集韻》吉屑切,音結。畫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