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嫌照见飞蓬首

出自:近现代·洪存恕《田家词(七首) 其三》

拼音:[què][xián][zhào][jiàn,xiàn][fēi][péng][shǒu]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栉风沐雨田间走,一任尘封妆镜久。
昼饮一瓢如水粥,却嫌照见飞蓬首

查看原文

注释

【照见】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2.详察;明了。
【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柳叶,边缘有锯齿。秋天开花,花外围白色,中心黄色。也叫蓬。
【蓬首】形容头发散乱如飞蓬。语本《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却】

卻【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

《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

《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

訛作㕁。

【嫌】

嫌【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集韻》或作慊。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蓬】

蓬【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詩·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註》亂也。

《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傳》盛貌。

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州名。《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姓。《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韻補》叶皮江切,音龎。《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集韻》籀文作。

【首】

首【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元首,君也。《書·益稷》元首起哉。

《廣韻》始也。《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魁帥也。《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標表也。《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要領也。《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傳》衆言之本要。

《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左傳·成十六年》塞井於軍中,而疏行首。《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禮·曲禮》進劒者左首。《疏》首,劒拊環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註》首,殳上鐏也。

貍首,樂章名。《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禮·檀弓》貍首之斑然。《註》木文之華。

官名。《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山名。《書·禹貢》壺口雷首。《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邑名。《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註》衞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公羊傳》作首戴。

《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註》今壽陽縣。

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國名。《山海經》有三首國。

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馬名。《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禮·月令》首種不入。《註》首種謂稷。《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姓。《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及告人罪,曰首。《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服也。《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頭向也。《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註》首,生氣也。《釋文》首,手又反。

《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註》言以兵向之。

叶詩紙切,音始。《揚子·太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叶賞語切,音黍。《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叶舂御切,音恕。《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