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宵应各照团圞

出自:明代·罗万杰《入山寄诸眷属》

拼音:[qīng][xiāo][yīng,yìng][gè,gě][zhào][tuán][luá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几年尘土混衣冠,火宅栖迟梦已阑。
破釜昔曾闻项籍,携铛今窃效陈抟。
孤踪冷比飞鸿爪,去志迅如落涧湍。
从此黄岐峰顶月,清宵应各照团圞

查看原文

注释

【清宵】清静的夜晚。
【团圞】1.团栾。圆貌。 2.团栾。借指月宫。 3.团栾。团聚。 4.团栾。环绕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宵】

宵【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消。《說文》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聲。《書·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註》陽氣消也。《詩·召南》肅肅宵征。《周禮·秋官·司寤氏》禁宵行者。《註》宵,定昏也。

《莊子註》不由明坦之路曰宵。

小也。《禮·學記》宵雅肄三。《註》宵之言小也,習小雅之三。

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詩·豳風》熠耀宵行。

與綃通。《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鄭註》宵,讀如素衣朱綃之綃。

【应】

應【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今作應。

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各】

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

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

《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

《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团】

团【備考·丑集】【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龍龕》音囚。(團)《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賦》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黃團,瓜蔞名。《韓愈·城南聯句》紅皺曬檐瓦,黃團繫門衡。

通作摶。《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註》摶徒丸反。圓也。

通作專。《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註》專,圓也。徒丸反。《前漢·五行志》蜺再重赤而專。

《宋玉·九辯》意專專之不可化兮。卽團團也。

通作敦。《詩·豳風》有敦瓜苦。《疏》蔓生專專然。音團。

通作顓。《賈捐之棄珠崖議》顓顓獨居一海之中。《註》顓顓,圓貌。

通作慱。《詩·檜風》勞心慱慱兮。《傳》言憂思團結不解。與團同。

與园同。見园字註。

《集韻》淳沿切,音輇。義同。亦作槫。

豎兗切,音踹。與槫同。載柩車也。

叶徒年切,音田。《白居易·悟眞寺詩》悠悠白雲過,決開露靑天。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圞】

圝【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落官切《集韻》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說文》團圝,圓也。《孟郊詩》可惜大雅志,意比小團圝。《梵書》大家團圝頭,共說無生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